记者 咸文静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9个省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每年向下游输送264.3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占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的49%,惠及整个黄河流域。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青海,黄河的发源地,境内干流总长度1694公里,流经16个县域,流域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青海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黄河宁,天下平。作为黄河源头,肩负历史责任的青海“抓好大保护,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有哪些生动实践?溯源而下,看发展、写变化、展成就,我们在黄河沿岸聆听了一曲生机盎然的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化隆县境内黄河段壮观景象。 记者 祁国彪 摄
绿色的守望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个充满希望的定义;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篇写满梦想的文章。
在青海,黄河流域面积达15.23万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占黄河总流量的49.4%,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
没有源头水源涵养,就没有几千年来奔流不息的滚滚黄河。自觉担负起黄河源头生态保护治理的重大责任,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青海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使命。
“小河有水大河满,上游有水下游丰。”今年3月3日,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量水而行、节水为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统筹规划、协同推动”的重大原则,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突出黄河保护,强化黄河治理,确保黄河安澜。
沿着黄河的“脚步”顺流而下,“源头责任、干流担当”八个字在我们心中变得越来越具象,越来越立体。
这八个字,对于格求一家来说,是融于血脉的初心。
距离黄河发源地约古宗列曲3公里处,是黄河源头第一家求中的家。求中或许不清楚黄河源头的这眼泉水流向哪里,不知道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但从她记事起,她们一家人都是从这一眼泉水背水喝。“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一眼泉水养育了我们,我们理所当然要保护好她。”作为约古宗列曲的最初保护者,在这个特殊的家庭,保护河源的理念和精神代代传承。
求中的儿子格求是一名生态管护员。采访中,他告诉我们,这两年泉眼的流量明显大了,夏季降雨增多了,以前的草只有手指高,这两年能长到小腿高了,以前没见过的野生动物也出现了。上游有水,下游才能丰沛。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那样,自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这八个字,对于当了34年村党支部书记的曲智来说,是为民服务的信心。
2017年,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以生态管护员为载体,全面推进“六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以花石峡镇措柔村为例,曲智成为三级网格网格长,三级网格下设五个网格,每个网格10名网格员,加上曲智,全村51名生态管护员全部成为网格员。
“成为网格员后,不仅仅是生态保护,村里的大小事务都会分担给网格员。”曲智看来,从牧民到生态管护员,再到网格员,伴随身份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村民参与到了村务治理,既要管护好生态,也要服务好牧民。作为亲历者,他从未想过,村务治理和为村民服务,能像如今这样便捷高效。
这八个字,对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来说,是坚持到底的决心。
从颁布全省首个“禁塑令”,到打造全省首个县域内无垃圾示范县,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路上,河南县走出一条别样的生态环保之路。采访途中,记者随意走进路边的一家商店,发现当地的群众早已适应了不用塑料袋的生活。除了商家提供的极易降解的纸袋,更多人手里都自备了一两个布袋。
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在16年的努力中,照进现实。成效究竟如何?群众的感受更为直观:“‘禁塑令’是环境保护的好举措,我们都很支持。”
“现在草原越来越美,我们也是发自内心保护家园,从小孩到老人都知道使用布袋子,特别感谢政府当年的‘禁塑令’,真的是惠及后代的大好事。”
流动的黄河让群众脚下的这片土地生动起来,也让群众的心田滋润起来。青海各族儿女正在不断深化对黄河的认识,深化对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对我们肩负重大责任使命的认识。
黄河青海循化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发展的足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青海如何以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探索出一条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这个答案,在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的教室里;这个答案,在五一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里;这个答案,在同德县巴沟乡班多村的农家乐里。
四月中旬,玛多县还没有春的气息,但玛多县民族寄宿制中学的教室里却是暖意融融。
“上小学的时候只能靠烧牛粪取暖,那时候我们身上都有一股牛粪味。再后来是煤暖气,早上上完几节课,桌子上就有一层薄薄的灰尘。现在教室里可暖和了。”取暖方式的变化,让学生尼杰十分感慨。
一年中有11个月需要供暖,大量的燃煤锅炉在解决居民取暖问题的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为帮助玛多县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发展道路,2017年起,国家电网公司陆续投入帮扶资金2630万元,实施玛多民族寄宿制中学和县城二片区清洁采暖项目,县城2019年底实现了清洁供暖全覆盖。目前,玛多县的清洁取暖建设正有序向其他乡镇推进。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守住生态红线,才能可持续发展。
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河卡镇五一村是一个半农半牧村。前些年,村民觉得牛羊多了收入自然也多了。然而,牲畜数量的不断增加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财富,反而草层一年年低下去,草场退化的面积一年年多起来。
为了走出超载放牧与草原生态恶化的恶性循环,2011年,村上成立了强盛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养殖组以夏季划区轮牧、冬季半舍饲养的模式进行高效养殖;种植组建饲草料库,统一管理饲草地种植及饲草料加工储备,实现有机牧草就地种植、就地利用,满足有机牛羊养殖生产需要。
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生产方式向以合作社为主体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逐步实现了‘减畜不减效、减畜不减收’的目标。去年,合作社收入640万元,年底分红335万元,人均分红1.8万元,与全县人均收入1.37万元相比,增加0.43万元。通过这些变化,我们不仅看到了五一村未来发展的希望,更看到了新时代牧民对事业、对生活的理想和追求。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今年50多岁的姚宏宪家住贵德县尕让乡关加村。和村里其他人一样,很早之前,生活全靠那十几亩地。后来,老姚开始养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成了村里的养殖大户。
2017年,借力贵德旅游发展的春风,姚宏宪来了个“绿色转身”,放下牧鞭搞起了乡村旅游。去年夏天开始,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关加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到了今年,一到节假日,关加村的旅游采青点常常是一座难求。
黄河沿岸,绿色发展意识深入人心,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数据显示,2019年,青海实现旅游总收入561.33亿元,增长20.4%,越来越多的群众背靠山水美景忙起来、有事干,吃上了“旅游饭”。
地处九曲黄河第一湾的蒙旗大草原。河南县委宣传部供图
幸福的律动
甘德县下贡麻乡俄尔金村,牧民羊拉的幸福感来自于越来越便利、越来越好的生活。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水从来不是件大事,但对于像羊拉一样、常年生活在海拔4000多米的牧民来说,这是个难题。从河边背水到门口提水,这样的变化是她从未预想到的,所以才会觉得格外幸福。
久治县城的一家服装店内,洛青正在摆放店内已生产好的各种藏式服装及配饰,在生产车间里,洛青的爱人英措忙着给一件藏式长袍做最后的缝合。不经意间,二人眼神相对,露出幸福的微笑。这幸福,源自于芝麻开花般的新生活。2017年住进了县城78平方米的易地搬迁住房,收到了合作社第一份2000余元的分红。到2019年,洛青家的年收入达到了6万元,彻底摘了贫困户的帽子。
共和县恰卜恰镇城中社区党支部书记谢小娟在社区工作了十几年。作为一名“老社区”,她的幸福感来自于工作,而她工作的秘诀归根结底“就是从工作实际出发,从群众身边事出发。进一步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个故事,一脉相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如今的黄河两岸,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优美了。随着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从贵南县过马营镇区出发,几分钟后,一个整齐漂亮的新村让人眼前一亮。
沙加村曾是个一般贫困村。全村40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木格滩、扎德滩、哇什滩三处。由于自然条件恶劣,2017年,贵南县投资1623万元,对沙加村139户584人实施了易地搬迁。同步配套实施的高原美丽乡村项目,让新村翻天覆地气象新。
“以前住在滩上,我们得去集中供水点拉水。电话信号时有时无,遇到急事只能就近找个山坡寻信号。上学、看病、买东西都得去镇上。现在,家家都有网络、户户通,还装了太阳能和热水器……”坐在炕沿上,村民豆拉措掰着手指细数起了生活中的新变化。村支部书记格保给记者算了笔账,实施易地搬迁项目的139户村民中,有31户贫困户。按照政策,每户9万元的建房款中,他们只需要自筹1万元。而其余的配套设施,不用再掏一分钱。
为了夯实发展基础,贵南县累计投入7209.76万元,解决了3.5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3亿元实施了18个行政村电力扶贫工程;投入5360万元实施农牧区道路畅通工程,新建公路131.5公里;投入1.56亿元新建改造住房4045套。
这些数据,对于包括豆拉措在内的受益者来说,却是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前的老房子少说也有十几年了。三年前,为了方便照顾两个在镇上上学的外孙,我在学校旁边租了间民房。女儿和女婿留在山上放牧。”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老人的女婿南拉太参加了县上组织的装潢技能培训,外出打工也有了一技之长。
文化的脉搏
“中国川源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黄河为宗。”——九曲黄河,川流不息,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黄河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源泉所系、血脉所依、根魂所在。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青海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黄河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青海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启动以来,各成员单位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的同时又各负其责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共同推动黄河文化发扬光大。
今年68岁的多贡是令记者印象深刻的一位采访对象。作为“卓果”(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一种男子群舞)的创始人,在采访过程中,多贡始终表现出一种自我矛盾的情绪。一方面,他对“卓果”所包含的文化和价值充满信心,即便在经济社会已经取得巨大进步的今天,“卓果”依旧充满着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新鲜文化的今天,他也暗自担心,“卓果”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
正如一些专家所概括的那样,很多在现代人看来颇有距离感的非遗项目,它们诞生之初都是来自生活,与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只不过随着时代变迁,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野。
然而,随着采访的不断深入,记者渐渐发现,虽然多贡的担忧不无道理,但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卓果”的热爱,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出生于1990年的周才是玛多县黄河源民间艺术团的团长。在他这里,传承多少有了些“混搭”的意思。对原有的曲调和动作进行改动和更新,让普及面更广,适应人群更多。内容变化的背后,是理念的创新,让传统舞蹈以更新鲜的姿态走进年轻人的世界。今年29岁的扎西才旦来自扎陵湖乡,是2013年艺术团成立后的第一批成员。他的父亲俄尖是“卓果”最早的爱好者之一,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从小便与“卓果”结缘,旋律、舞步都已烂熟于心,
这种传承并非个例。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内,一幅掐丝唐卡正在指尖的流转间逐步显现美丽的样貌。今年44岁的索南卓玛是果洛州非遗传承人,十几年前,出于对传统文化和绘画艺术的热爱,她参加了培训班专门学习制作掐丝唐卡。
2012年,索南卓玛租了间铺面,正式踏上了创业的道路。从小作坊到成立公司,从单打独斗到如今26人的团队,经过多年的努力,索南卓玛闯出了一番天地。她依靠掐丝唐卡这门手艺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也通过传授这门技艺让更多的人有了生活的出路。累计培训的1900多人里,或成为掐丝唐卡技艺的传授者,或依靠着这门技艺走上创业的道路,或留在索南卓玛的公司里工作。
同德县位于我省东南部,黄河自东南向西转北绕县境半周,流经206公里。除了黄河,提到同德,人们还会想到另外一个称呼:宗日文化之乡。
走进黄河岸边的班多村,高高的院墙上、铁制的护栏上,装饰着舞蹈画面——一个个小人儿手拉手集体舞蹈,古朴中透着灵动,隐隐弥漫出一种远古文化的神韵。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和高原美丽乡村项目的不断落地,不仅群众住房难、行路难等问题得以解决,养殖合作社等产业发展也扩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特别是被列为乡村振兴示范点之后,班多村大力发展以黄河大峡谷宗日文化旅游、高原花海及特色民宿为主的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如果说,之前的班多和周边几个村子是依靠自然风光各自发展旅游产业的话,现在,宗日文化让这种单打独斗的模式变为了抱团取暖。
“按照‘文体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战略,我们计划将班多村、团结村、卡力岗村打造成宗日秘境景区。这种发展,不仅仅是像现在这样通过木栈道把三个村子串联在一起,而是随着当地群众对这一产业的逐步了解、接受,衍生出一些产品,真正实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同德县文体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郭隆生介绍说。
挖掘素材,创作河湟文化时代精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上孙家寨村出土的西汉末期熏炉为文化符号,设计河湟文化品牌Logo——“河湟鸾凤”,编写《黄河视域中的河湟文化》一书,创作舞剧《大河之源》,发行“河湟文化”主题邮册。
筹办河湟文化论坛,先后开展了文旅人“游”青海、青海人游青海、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把启动仪式安排在河湟地区,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现独特的河湟历史记忆和文化魅力。
从黄河源头,到河湟谷地,聆听黄河文化的脉搏,不难发现,在青海,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有顶层设计、有基础、有载体、有创新、有成效。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