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4日电 题:内蒙古河套农村:无人机植保成新宠
新华社记者刘懿德、李云平
“再过半个多月,我就进入‘飞行模式’了!”24岁的孔庆杰一边整理预订无人机植保服务的订单信息,一边笑着说,“目前已接到3万多亩的订单,是去年同期的两倍。无人机植保省钱省时,越来越受欢迎了。”
孔庆杰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一家无人机植保服务提供商的负责人。今年5月10日左右,地处河套腹地的巴彦淖尔市即将进入作物植保高峰期,他高兴地说:“订单越来越多,到时候每天都得带着无人机到处‘飞’。”
在店铺前的空地上,他给记者展示了一台带有6个旋翼的无人机。“这家伙劲儿大,一次能装载16公斤液体。”孔庆杰指着无人机说,“它的喷施覆盖宽度6米多,1小时连续作业大概需要10块电池,最多能喷150亩地。”
临河区临河农场的刘波与几位朋友一起流转了1500亩耕地。去年他们就体验到了无人机植保的好处,今年早早就找孔庆杰预订服务。
“就拿我们种的800亩番茄来说,以前喷肥得雇6个人,10天才能全喷完,光工钱就1万多元。”刘波站在地垄上看着番茄秧说,“农时是很金贵的,搞规模化的农业种植,真是一天也耽误不起。”
去年体验了无人机植保,让刘波看到了农业科技进步的力量。“4台无人机一天就干完了,而且我们地块平整、面积大,最后无人机植保服务费才花了8000多元,真是省时又省钱!”
据孔庆杰介绍,一般根据植株高度、喷施液体种类、地块规模和平整度来确定无人机植保收费标准,现在基本在每亩8元到15元之间。
无人机植保还能保证较好的喷施效果。孔庆杰说,以叶面肥为例,螺旋桨高速旋转产生的气流,能让喷出的水雾均匀地覆盖在叶面正反两面,均匀度好,还比人工喷施节肥20%左右。
目前,巴彦淖尔全市已注册的开展无人机植保业务的组织已有10家,还有很多农民合作社、农资经销户也开展无人机植保服务。据初步估计,全市大概有200多架植保无人机,去年上百万亩耕地通过无人机实现了快速高效植保作业。
“我打算把我的植保无人机队发展到20台的规模,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能以更加省钱省时的方式进行作物植保。”孔庆杰咧嘴笑着说,“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我要一直干下去!”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