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从“害虫”到“网红” 潜江“虾稻共作”模式化解食品安全危机
2018-09-12 12:20:52 来源: 湖北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20年前,提起小龙虾,不少人第一印象是“害虫”“污水虾”。20年间,潜江人靠着创新精神,成功化解了一次次危机,把小龙虾做成“网红”。

  小龙虾危机

  “‘洗虾粉’兑水化开,把小龙虾直接浸泡在里面,约10分钟后,黏附在小龙虾身上的脏东西就会自动掉落……”“洗虾粉是一种强酸性除锈剂,可在较短时间内将污水沟里长的小龙虾洗干净。食用洗虾粉清洗的小龙虾后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甚至引发肾衰竭。”

  2009年,南京等地媒体曝出“洗虾粉”事件,在众多小龙虾食客中引起恐慌。受此影响,小龙虾餐饮市场一片萧条。

  在潜江,2009年开业的潜江市虾皇美食城,不幸遭遇了这场谈“虾”色变的噩梦。“2008年中国南方大雪灾,很多小龙虾被冻死,时隔一年,洗虾粉事件更是让小龙虾市场雪上加霜。”

  潜江虾皇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利军回忆说,在虾店顾客锐减的同时,他们还接待了一批批来自省、市相关部门的检查组,以及四面八方赶来的媒体记者——作为全国小龙虾主产区和餐饮消费热门地,湖北和江苏小龙虾安全问题无疑成为全国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在那段市场低迷的日子里,各地虾企及当地政府展开一系列危机公关,负面舆情逐渐平息。这次事件,引发了曹利军等潜江小龙虾从业人士的反思:为何前一秒还讨喜的小龙虾转眼让人唯恐避之不及?说到底,问题出在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上——短短几年,小龙虾迅速征服消费者的味蕾,但始终未能打消人们的疑虑:小龙虾,是什么?从哪来?安全吗?

  重建信任

  小龙虾,学名叫克氏原螯虾,源自美国。早在小龙虾“爬上”人们餐桌之前,就被打上“害虫”“污水虾”的印记。说它是“害虫”,是有人称小龙虾能毁掉植物根茎,还因喜欢挖洞筑穴而影响堤坝安全;说是“污水虾”,是因小龙虾多野生,且繁殖力和适应性极强,常见于污水沟里。

  小龙虾让人又爱又怕,人们既喜欢其美味,又担心安全问题,“洗虾粉”事件无疑将消费者之前的不安集中点燃。

  潜江人痛定思痛,决心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恢复市场信心。在众多潜江虾店中,“虾皇”无疑是改变最大的虾店之一。

  “洗虾粉”风波过后,潜江虾皇董事长潘红羽结识了在北京餐饮业滚打20多年的曹利军,以股权相激将公司交由其经营管理。

  曹利军凭着多年走南闯北的管理经验,大胆革新,最大的改变是重塑全流程——在原料供应环节,他们建立4000亩优质小龙虾养殖基地;在加工配送环节,购入自动化洗虾设备,建设单独的洗虾车间;他们不仅推广明厨亮灶,还对每一道菜品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菜品稳定率达95%以上……

  提起“虾皇”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潜江人给了它一个形象的名字“虾稻共作”。2009年,潜江市水产局技术人员着手试验“虾稻共作”,他们在稻田边开沟,以秸秆及微生物喂虾,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及激素,让稻田为虾提供安全的生长环境,虾助稻除草、驱虫,以“稻生虾、虾促稻”实现经济和生态双赢。

  这种稻田里产出的小龙虾壳青、肚白、肉弹,人们吃得放心,亲切地称之为“清水虾”。

  在虾稻共作模式下,人们看到虾和稻共生共存,亩均收益高出传统水稻种植的5倍——潜江人用实践澄清了小龙虾是“害虫”的传言。

   1 2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余凌云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蓑羽鹤飞舞巴里坤草原
蓑羽鹤飞舞巴里坤草原
收获海盐
收获海盐
悬崖绝壁攀岩热
悬崖绝壁攀岩热
战鹰呼啸 博弈长空
战鹰呼啸 博弈长空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404112341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