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防范地震灾害,科学预警要分秒必争
2019-06-20 08:53:58 来源: 羊城晚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17日深夜,四川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据有关部门通报,截至昨日,已造成13人死亡,158人受伤。

  长宁地震后,又发生了数十次余震,波及周边成都、重庆等广大地区。与以往地震有所不同的是,此次灾情发生时,宜宾、成都等地很多民众都得到了预警信息。成都周边县市的市民还在电视中看到地震预警倒计时的弹窗。此消息迅速在自媒体中刷屏,有网友跟帖称,“感动得想哭”。

  这确实是个令人震撼的消息。据报道,灾情发生时,地震预警网提前10秒向宜宾发出预警,提前61秒向成都预警。成都市的110个社区、180所学校的地震预警系统提前触发了警报,“大喇叭”及时提醒人们避险。

  不要小瞧这短短十数秒到数十秒的时间!在突如其来的巨大自然灾害面前,生与死就在眨眼与转身之间。哪怕有几秒钟的警示与防范时间,人们可能遭遇全然不同的命运。何况,当人们在猝不及防与有精神准备状态下的行为,本身就截然不同。

  有研究表明,地震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减少14%的伤亡率,若预警时间增至10—60秒,人员伤亡则可降低39%和95%。可以说,在防范地震灾害时,最能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铁律。

  在现有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水平下,有些自然灾害超出人类的抗御能力,最好的防卫就是及时回避风险。在此方面,日本颇值得我们学习。日本是岛国,又处于地震带,因而海啸、地震等灾害频繁。尽管如此,但各种灾害对日本国民造成的伤亡往往并不严重,究其因就在于他们有一套良好的预警系统,同时,民众收到警报后会采取有效躲避或撤离措施。

  因此,四川在此次地震中展示出的预警能力,值得大大点赞。诚然,这种预警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地震预测和预报。准确预测和预报地震,在目前仍是世界性难题。眼下的预警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导速度快的原理,赶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将地震波抵达的时间通报给周边地区。即在地震波未形成破坏力前告知人们,让他们及时防范。尽管只是如此,但作用仍不可低估,因为大量的地震及地质灾害正是由地震波造成的。

  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人类从未停止科学探索的脚步。每一位为此不懈努力的科研人员都值得敬佩。时至今日,社会更应该加大和强化科学防灾的意识与投入,与灾害抢时间,为生命安全撑起预警网。特别是针对地震高发带,应尽快建立起科学预警系统,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传播优势,建起立体化的预警通报网,做到预警信息的全覆盖,一旦灾害来临,便能无一遗漏地通知到每一位居民。

  科技的力量,加之社会每位成员的有效防范,这是防御灾害与减轻损失的最现实途径。(阅 尽)

+1
【纠错】 责任编辑: 徐可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生态中国·海岱齐鲁钟神秀
生态中国·海岱齐鲁钟神秀
希腊克里特岛干尼亚风光
希腊克里特岛干尼亚风光
陕西洛南:周湾苍鹭千姿百态
陕西洛南:周湾苍鹭千姿百态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护
一片林·一群人·40年守护


010160180000000000000000011107641124646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