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帅傅、粤利粤等食品行业的“傍名牌”现象早已屡见不鲜,可谁能想到这种“李鬼冒充李逵”的手法,也会在医疗领域横行?新华网日前报道指出,“协和”“同济”等国内知名医院长期受“傍名牌”困扰,仅通过第三方软件检索到“协和医院”,全国就有1700家,连北京协和医院自己都不知怎么多了一堆不认识的“亲戚”。
较之食品、日用百货领域的假李逵现象,医疗领域的李鬼,不但耐人寻味,更值得关注。一则,前者的生产厂家多为见不得光的无证小作坊,往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动性、隐蔽性相对较强。而医院不同,需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医务人员,比较显眼。二则,相比假冒伪劣的小商品,医疗机构关涉的是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规范化要求想必应该更高。
这些医疗行业的假李逵,虽然经过审批注册,不似“康帅傅”那样假得彻底,然而一旦坑害起患者来,决不手软。报道提到,此前河北定州查处了一家“定州协和医院”。一位在该院做宫颈息肉摘除手术的患者,被医生以大出血为由“诱导”麻醉,最后交了13000元,是正规医院收费水平的6倍多。这还不包括手术进行到一半时,患者跟医生讨价还价、忍痛被宰所遭受的身体和精神双重伤害。
因被调查发现存在非法开展终止妊娠手术、违法发布医疗广告、编造疾病、术中加价、诱导医疗等违规违法问题,定州这家“协和医院”被吊销许可证并关停。然而,值得追问的是:这样的假“协和”是怎么来的?
的确,我们不应该“有罪推定”任何一家按程序注册的医院,然而动辄要加上“协和”“同济”字样,本就难逃“傍名牌”之嫌,为何相关部门不能完善注册审批机制,从源头上杜绝这些李鬼,反倒让其遍地开花?如何只能靠病急乱投医的患者擦亮眼睛?
从后果上看,“傍名牌”医院的泛滥,伤害的不止是那些公立的名牌医院,还有民营医院行业的整体口碑和形象。有鉴于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样的现象都值得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巴扎黑)
-
“三假医院”拿“国家工程”背书,哪来的底气
一家在当地有着正当备案的医疗机构,居然能够公然行骗,常年无人问责,这恐怕比医院行骗本身更令人担忧。一家在当地有着正当备案的医疗机构,居然能够公然行骗,常年无人问责,这恐怕是比医院行骗本身更令人担忧的事情。2017-08-08 08:45:31
-
打击医托不能只盯着“托儿”
没有了医疗机构的主导与参与,医托只会是无源之水。由此而论,打击医托背后的医疗机构及其违法人员,比单纯惩戒医托更为重要。2018-07-03 08:25:21
-
网络医托其实是谋财害命
网络医托是违法机构利用医疗、慈善、监管等多个体系的漏洞酿出的苦果。2017-09-04 08:55:20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