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通讯:中韩关系:冰壶映寒月 互鉴共发展
新华社记者齐紫剑
“安宁哈塞哟”是韩语“你好”之意。季秋时节,记者在一衣带水的近邻韩国进行采访时,经常听到韩国民众对中国人的问候,感受到他们对中韩关系不断发展的期待。
中韩关系有历史积淀、现实基础,也有发展潜力。韩国古代诗人许筠诗句“肝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形容的是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也是双方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写照。
友好合作:拓宽路径新期待
43倍,100倍。
这是韩国外交部东北亚局审议官崔喜德与中国外交部新闻团交流时提到的两个“象征性”数字。中韩自1992年建交至今,双边贸易额增长43倍,人员往来增长100倍。
这一了不起的成就,既是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面向未来的一个起点。再过3年,中韩将迎来建交30周年。“三十而立”,双方期待关系更加成熟。
“今年,两国高层交往不断。双方共同探索两国关系新发展,新的合作对中国好、对韩国好。”崔喜德说。
新形势,新路径,新空间。互为前3名以内重要贸易伙伴国、进口来源国和出口对象国,中韩合作正迈向新台阶。
中韩两国领导人就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达成系列重要共识,两国企业聚焦优势互补,取得不少务实成果,深化第三方市场务实合作将成为中韩经贸关系新增长点。这种合作,将打开通向未来的一条宽广道路。
据崔喜德介绍,韩国相关对外政策高级官员也在深入思考讨论韩中合作“新模式”。例如,韩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更早,物资循环利用也有先进经验,相关合作进入了“新模式”初期讨论的视野。
正如新闻团团长、外交部新闻司参赞戴蓝所说:“中韩厚植友谊,加强合作,将带来更多互利共赢,并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新贡献。”
清洁行动:“发达城市”有启发
韩国政府10月25日正式决定放弃“发展中国家”地位。尽管这在韩国国内引发热议甚至争议,它也透射出步入发达国家俱乐部的道路与特色。
走在韩国街道,常会感到“发达城市”的“精致”,一个外在表现就是“清洁”。韩国城市物资循环利用、垃圾处理改革,颇具启发性。
在首都首尔,清洁街道背后,是对“纸张”“玻璃”“塑料”“金属”的严格垃圾分类和对生活垃圾、厨余垃圾的严格限制等。
分类、监督、罚款等机制设计,为城市清洁的规矩方圆增加了坐标。首尔市自然循环科科长崔圭东(音译)介绍说,垃圾专用袋的价格是普通袋的4倍,约占三分之二的垃圾处理费,将来还会上调价格。
在济州市,给城市这样“化妆”的是36个回收站、总值约64.8亿韩元(约合3925万元人民币)的相关设施以及每年大量运营费用。济州市生活环境科科长夫基哲说,“济州市是韩国垃圾分类处理最完善的城市”,并将试用推行使用信用卡的“iContainer自然商店”垃圾处理系统。
走在韩国城市,不容易找到垃圾桶,而且垃圾分类复杂细致。然而清洁的环境以及带来的舒适,会让人感到虽然不方便但这么做却“很值得”。
行政首都:均衡发展想办法
新兴国家发展进程中,总会遇到有关均衡发展的成长烦恼。韩国的重要解决办法是建设“行政首都”世宗市。
目前,除总统府、国会、外交部等少数机构留在首尔外,包括国务总理室、教育部等在内的42个中央政府部门和韩国开发研究院等15个国策研究机关,都在世宗市。
通过“行政机构红利”而发展的世宗市,成为韩国“引领国家均衡发展的示范城市”,也是韩国名副其实的一个“中心”——距全国各主要城市只需2小时以内车程。
世宗市官员介绍说,韩国这座最大规划城市在市中心留出绿地空间,在周围规划居住区,同时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打造智慧城市。为了让它更有人文气息,由政府主导建设、扩充文化设施。
世宗市官员表示,中韩两国都面临均衡发展问题,也都有疏散城市功能、建设城市副中心等方面的办法,双方交流互鉴,有助于更好发展。
中韩文化相通,利益相关。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在各自发展和命运与共的交汇中,两国必将拓展更多共同利益,获得更多春华秋实,在互学互鉴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