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叶前、张紫赟)自7月份高校陆续放假以来,一些不法分子盯准急于寻找兼职、心思单纯疏于防范的学生人群下手,不少学生上当受骗。记者梳理多地涉及招聘的在线诈骗案件发现,有五类常见骗术:
骗术一:网上兼职刷信誉 没得佣金还赔了本金
当前,网上有一些所谓“刷信誉”的兼职,写着“每单任务只需5分钟”“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每天2小时,轻松过万”等信息。如果应聘者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对方往往发来一份工作申请表和工作流程介绍。工作可能是买各种充值点卡刷信誉,信誉值达到某个标准,即可返还现金,另有佣金提成。
但当应聘者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便不会到账。
骗术二:面试等通知碰上“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法获得的求职者个人信息,假冒正牌招聘公司,对刚刚进行过面试或投递完简历的应聘者,进行定向诈骗。如在等面试消息的应聘者会接到“猜猜我是谁”“我是领导,明天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的诈骗电话。应聘者求职心切,以为这个电话是此前面试部门打来的,容易连连答应不法分子的要求,不知不觉陷入骗局。
骗术三:先收费再编理由辞退
一些劳务中介机构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一些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
骗术四:群发招工信息 因人施“骗”
“某酒店因业务发展需要,诚招业务员,年龄18-40岁,月薪8000元;某服装公司招聘女工,月工资3500元……”诈骗人员一般以优厚的工资待遇为诱饵,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的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骗者上钩。
如果求职者打电话过去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这些人在骗取钱财时,还会根据报名者的急切程度来决定报名费和押金的数额,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不等,得手后便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
骗术五:“男女公关”类连环行骗
在这类骗局中,诈骗分子打着“某酒店”“某俱乐部”等虚拟娱乐场所的名义,发布“招收男女贵宾接待、司机”等信息。等应聘人打来咨询电话时,诈骗团伙成员会告诉应聘人是去做“男女公关”,并描绘一通日赚斗金的“美好前景”。等对方心动了,这伙人就会要求应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报名费”。收钱后,“工作人员”会按约定时间将应聘者带到某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包房内“面试”。
面试时,对方就会挑三拣四,说对方穿着不行、身材不好等等。于是骗子又带应聘者离开包房,告诉应聘者需要“包装一下”,借此要求应聘者再掏“服装费”,进行第二轮诈骗。
-
北京租房新政:会拉高房租吗?租房能上名校?
2017-08-18 13:14:48
-
城市化是中国未来一段时期最重要的结构性改
2017-08-18 13:03:42
-
初秋养生注意“五关” 南方人不宜“贴秋膘”
2017-08-18 10:43:47
-
新版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比例飙升”,你怎么看?
2017-08-18 10:43:47
-
移动时代来了!手机刷卡乘坐北京地铁公交全攻略
2017-08-18 10: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