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古法丝绸织就塔里木乡村“脱贫桥”
2017-08-14 12:36:23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乌鲁木齐8月13日电(记者杜刚、马锴)时过立秋,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清晨已有些许凉意,57岁的安托米汗·依布拉依木早早赶到乡上的艾德莱斯绸公司,开始在织机前忙碌,用有千年历史的艾德莱斯绸织就“脱贫桥”。

安托米汗·依布拉依木所在的新疆和田市吉亚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驾车到乌鲁木齐约有1500公里。和南疆的大多数乡村一样,吉亚乡人均耕地少,农业产出低,加之地处偏远和语言不通等因素,村民外出务工也颇为不易,贫困之根因此难除。

一直以来,吉亚乡被视为艾德莱斯绸的发源地,但由于传统编织工艺耗时长、挣钱慢,从事此项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用于养蚕的桑树被核桃树、枣树代替,忙碌的机杼声渐渐消失,这项传统技艺甚至一度面临可能消失的窘境。

近年来,新疆大力发展纺织服装、民族传统手工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在吉亚乡,政府不仅利用各方资金免费给村民发放艾德莱斯绸织机,还组织已具规模的专业大户培训贫困户子女,带动其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古老技艺注入新鲜血液。

在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安托米汗·依布拉依木就职的吉亚丽人艾德莱斯绸公司,一方面将艾德莱斯绸衣帽、鞋包等产品销往内地,另一方面展示传统技法吸引游客参观购买。得益于此,安托米汗·依布拉依木每月能收入2000余元,和她一起工作的还有周边180余名农民。

此外,自治区相关部门还举办“艾德莱斯炫昆仑”“艾德莱斯出天山”活动,将时尚新潮、符合市场需求的艾德莱斯绸相关产品,在北京、上海等地展示,并依托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

据当地政府统计,吉亚乡约6000户村民中,已成立艾德莱斯绸生产企业、合作社、协会53家,专业从事艾德莱斯绸编织的村民2400余户,这项产业带动2000余户农家摆脱贫困。

新疆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占全区贫困总人口的85%,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也是新疆扶贫开发工作的难中之难。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贫困乡村像吉亚乡一样,深挖传统文化价值,发展特色民俗产业,搭建起多种形式的“脱贫桥”。  

艾德莱斯,维吾尔语意为“飘逸”。艾德莱斯绸是一种古老的丝绸,以生丝为原料,其最大特点为印染工艺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布料一般幅宽仅40厘米,色彩艳丽,线条明快,广受丝路商客追捧。有学者论证,艾德莱斯绸是多种文化交融的活化石,其植桑、养蚕、缫丝等丝绸生产技术均来源于中原。

+1
【纠错】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董志涛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走进最早的“紫禁城” 发现“最早的中国”
    走进最早的“紫禁城” 发现“最早的中国”
    酷暑练兵
    酷暑练兵
    镜泊湖出现壮观瀑布
    镜泊湖出现壮观瀑布
    俄罗斯大帆船“帕拉达”号访问青岛
    俄罗斯大帆船“帕拉达”号访问青岛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1479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