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丰是著名的“傩舞之乡”。南丰傩舞,有“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之称。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象征符号,在傩礼仪中是“神灵”的载体。由跳傩衍生的傩面具雕刻,也由此成为一门古老的民间雕刻艺术。图为傩舞艺人叶根明在傩神庙前表演傩舞《雷公》。新华网 王晓震 摄
南丰傩面具种类众多、造型各异,一般为杨木和香樟木所雕,并敷彩上漆,或粗犷朴拙,或庄典华丽。图为南丰傩面具陈列馆内展示的部分傩面具。新华网 王晓震 摄
在南丰县城郊的一栋民房内,满屋面目狰狞而不失古朴的傩面具,让几间屋子显得与众不同。新华网 王晓震 摄
南丰傩文化的传承者黄国强整日在工作室精雕细琢,在他的眼中,豹眼獠牙的傩面具充满了远古神秘的吸引力。新华网 王晓震 摄
“近30年来一直在做这件事,在一堆木头里敲敲打打,没做过别的。”黄国强说,小时候看到大人们跳傩,就被各类面具的神秘所吸引,长大后就拜师学艺,一直坚持到现在。新华网 王晓震 摄
制作一件傩面具,需经过选料、下坯、粗雕、精雕、刮灰、上色等20多道工序。用到的工具有上百种,市面上买不到的,黄国强就亲手制作出来。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每道工序都不容丝毫马虎,哪怕是接近尾声的打磨、刮灰、上色、描绘和上漆。”黄国强说,其中,打磨最考验雕刻人的耐心。因为细坯镂空后,雕刻人还须用刮刀、瓷片、粗细砂布对傩面具进行一遍遍打磨,直至面具表面的每个“毛孔”淡化为止。图为黄国强用细刀精修傩面具。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打磨完成后,黄国强用手抚摸面具表面,感受光滑程度。新华网 王晓震 摄
“木头难免有裂纹,这个时候就需要用涂料进行填充磨平,让面具更光滑。”黄国强说。新华网 王晓震 摄
图为黄国强为傩面具进行上色、描绘。新华网 王晓震 摄
从事南丰傩面具雕刻30年,黄国强先后赴福建等地学习相关技艺,创作了上千张栩栩如生的傩面具,也形成了简洁传神,“大写意”的创作风格。新华网 王晓震 摄
为了把南丰的傩文化推向全世界,黄国强把傩这门古老的艺术通俗化,对傩面具进行大胆的创新,除雕刻傩舞所用的道具外,还创新雕刻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傩面具。通过工艺傩面具这个载体,将南丰傩文化传播得更远。新华网 王晓震 摄
黄国强多件作品在省内外专业领域获奖。新华网 王晓震 摄
为传承好这门古老的技艺,黄国强在家中成立工作室,带徒多名,并将这项技艺带进校园,为传承南丰傩面具雕刻艺术做出积极贡献。2020年,黄国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新华网 王晓震 摄
图为黄国强在工作室带领徒弟进行傩面具雕刻。新华网发 受访者供图
“当年学徒的时候,白天学刀工,晚上还要学画画,其中辛苦可想而知。”黄国强介绍说,能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师傅的教导和自己几十年的坚持。“看到自己的徒弟青出于蓝,内心无比自豪。”当地傩面具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张宜祥在介绍徒弟黄国强时说,希望他能保持匠心,当好这千年古老“表情”的守望者。图为师徒二人切磋傩雕技艺。新华网 王晓震 摄
监制:陈德文
策划:邱黎
统筹:戴艳
编导:王晓震 王中庆
视频:王晓震 王中庆
图片:王晓震
剪辑:王晓震
撰稿:王晓震
鸣谢:南丰县委宣传部
新华网江西频道出品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