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老王的“神榆湖”
2020-06-12 20:15:1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长春6月12日电  题:老王的“神榆湖”

  新华社记者褚晓亮、孟含琪

  清晨五点,位于科尔沁沙地的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创业村,五六辆货车停在“神榆湖”边,王尚江正忙着为前来买鱼的人称秤、装车。“鱼不愁卖,刚打上来就抢没了。”47岁的老王说,“冬捕时来买鱼的人更多。”

  “神榆湖”是老王自己起的名。这片300公顷泡塘在地图上没有名字,村里人叫它“泡子”。由于岸边有棵200多年的老榆树,老王就给它起了这个有诗意的名字。

  老王来“神榆湖”10年了。从初来时这里只是一片“旱塘”到形成一眼望不到头的水面,生态环境的改变让他成了受益者。

  创业村位于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这里曾草长莺飞,鱼肥水美。后来环境不断恶化,区内湿地整体面积骤减,一度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

  老王承包“神榆湖”时,这片泡塘大部分已经退化成盐碱地,水面不超过1公顷。风一吹,漫天飞沙。他在岸边打了两口井,提水养鱼。但开足马力,两口井也只能灌满50公顷水面。

  “那时我做生意是‘小打小闹’,还时不时为缺水发愁。而且井水养的鱼,吃起来口感一般。”他说。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吉林省启动河湖连通工程,通过天然水系和兴修水利工程,采取提水、引水、分水的方式,将汛期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的富余洪水资源存蓄到天然湖泊和湿地中。

  老王发现,通过修渠、引水,霍林河流域的“神榆湖”水位渐渐上涨了,50公顷水面增加到300公顷。

  有了水,老王自己打的两口井就“退役”了。有了水渠,建了泵站,他可以自行调控提水量。工作量大时,电费一个月都要好几万元。

  这下,老王更能“折腾”了。为了提高捕鱼量,他从山东请来了专业的捕鱼队。冬天,他组织“冬捕节”。守着“神榆湖”,老王一年能打4万斤鱼,日子越过越好。

  “他还带着村民们一起增收。”创业村党支部书记沙青武说,老王在村里雇村民来泡塘打工,忙碌时最多能雇20多人。在泡塘边,老王搭起几个流动式简易帐篷,供捕鱼队和村民们休憩。

  像老王的“神榆湖”一样,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3.5万公顷的湿地和泡塘渐渐恢复生机。吉林西部莫莫格、查干湖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站在“神榆湖”边,记者看到水面被风吹起涟漪,水鸟在空中盘旋,风光优美。老王说,湿地好不好,关键看水鸟。初来时他没看到过水鸟,这些年来“神榆湖”的水鸟越来越多了。

+1
【纠错】 责任编辑: 赵文涵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消费季 繁荣“夜经济”
北京消费季 繁荣“夜经济”
芒种时节麦收忙
芒种时节麦收忙
探秘徽墨传统制作工艺
探秘徽墨传统制作工艺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四川荥经:修复茶马古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6108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