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三个土家女人见证一口刀村搬迁史
2020-05-14 10:19:5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贵阳5月14日电 题:三个土家女人见证一口刀村搬迁史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肖艳

  贵州乌江边,武陵山深处,峭壁上“挂”着一个叫一口刀的村庄。

  一口刀,地如其名。远远望去,多个寨子散落在高高的山梁间,就好像建在刀背上一样。

  2015年,一则“34户人轮种1.5亩水田”的报道让一口刀出了名,贫穷状态引来极大关注。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唯一办法就是搬!2017年1月,农历春节前,依依不舍的村民迈开了下山的脚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3)三个土家女人见证一口刀村搬迁史

  在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社区,跨区域搬迁工作组成员袁海燕(左)与田江英交谈(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就像嫁姑娘一样,一台台中巴车载满了人,个个戴着大红花。”袁海燕如此描述当时的场景。自称“娘家人”的她,来自一口刀村所在的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跨区域搬迁工作组的成员。

  今年42岁的袁海燕以前在沿河县人社局工作,被抽调到工作组后,她也随搬迁群众来到了260多公里外的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社区上班。

  “跟过来就是做后续服务。”袁海燕说,这个安置点从一口刀村来的有118户899人。尽管生活条件明显好了,但一些人起初不习惯,连她自己也是。

  “刚开始最怕爬楼梯,每天膝盖跑得疼,感觉比下村还累。”现在喜欢穿运动装的袁海燕说,她们的工作事无巨细,老年人用电磁炉、出门买菜等看似简单的行为都需要指引。

  如今,一眨眼3年多过去,大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搬得出、稳得住,离不开干部的付出,更是群众自力更生的结果。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1)三个土家女人见证一口刀村搬迁史

  在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社区,环卫工人田江英在中转站倒垃圾(5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向定杰 摄

  46岁的贫困户田江英,原本住在一口刀村大坝组。她的丈夫十多年前就因病去世,她一人拉扯大3个孩子。

  “耍一天都不行,政府把我们搬出来就像教我们走路一样,自己也要去走。”一搬过来,田江英就四处找活干。成了环卫工人后,她每月工资到手1800多元。

  在她80平方米的新家里,桌上堆着从扶贫车间领来的手工挂件材料。田江英顺手拿起一条绳,一边编织一边说,虽然生活压力没以前大了,但还是闲不住,一有空就做一些补贴家用。

  每次见到田江英,袁海燕都会被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感染。有说有笑间,袁海燕喜欢和这些老乡以姐妹相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2)三个土家女人见证一口刀村搬迁史

  在铜仁市碧江区响塘龙社区,搬迁户田国霞在厨房切柚子(5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肖艳 摄

  “大家真的像亲人一样!”45岁的搬迁户田国霞说,她家虽是一口刀村凉桥组的非贫困户,但属于整组搬迁。来到城区生活后,她和丈夫放弃了跑客运,和人合伙开了一家名叫“一口刀石大碗”的饭庄。

  土家豆豉、土家腊肉……按田国霞的说法,饭庄里吃的都是正宗家乡味,食材都是托人从沿河捎来的,就连招的十个工人也是一口刀人。

  “她把乡愁也搬上来了!”袁海燕插话道,饭庄其实还有一个揽客妙招,那就是把以前农耕生活的一些用具收集起来,作为装饰。

  田国霞笑着说,背水的木桶最能勾起一口刀人对故土的回忆。过去天不亮,村民就走山路去背水,背一趟得三四个小时。而今,这个家当算是彻底淘汰,成为历史了。

+1
【纠错】 责任编辑: 黄浩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壮美景色
海拔7000米以上的壮美景色
中国国家图书馆恢复开放
中国国家图书馆恢复开放
北京:抗疫一线护士的一天
北京:抗疫一线护士的一天
远眺来古冰川
远眺来古冰川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98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