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云中图书馆”为宅家读者供养料
2020-03-07 09:12:30 来源: 北京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志愿者吴红在家中为“空中诵读会”做准备。

  自1月24日起,受疫情影响,北京市级、区级、街道级图书馆共300余家闭馆。然而,为北京市民生活增添书香的服务并未停止,转而在线上进行。一个多月来,以首都图书馆为代表的北京公共图书馆,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甚至读者俱乐部微信群,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和资源推送,在京城打造“云中图书馆”。

  首图电子书借阅量大幅上升

  无法去图书馆借阅纸质书,许多读者把目光瞄向了电子书。来自首都图书馆的数据统计显示,2月以来电子书线上借阅量达34万册次,数量远超以往。不仅文学类图书、社科图书、亲子图书得到众多读者青睐,科研所需的文献资料也颇受欢迎。移动知网资源2月使用量达25.3万次,同比增长122.4%,下载量为11.9万篇,同比增315.2%。龙源电子期刊阅览室使用量达18.2万次,同比增31.9%。国家图书馆官网设立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资源专题”,也为众多研究者提供了宝贵资料。

  以多平台、多端口形成自媒体数字资源矩阵,是疫情期间图书馆线上服务的最大特色。首都图书馆的官方订阅号推荐资源,官方服务号强化数字资源阅览服务,首都图书馆APP、首图市民学习空间APP、首图官网、公共文化云、北京记忆网站、北京记忆官微、首图微博等也分别推送特色资源,资讯公告、电子图书、休闲杂志、学术资源、影音作品、线上讲座、线上故事会等一应俱全,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

  梁晓声等文化名人热情发声

  3月1日晚,因过敏而准备早早休息的著名作家梁晓声接到短信,邀请他为首都图书馆的读者录制音视频,推荐好书鼓舞士气。“在小区封闭的日子里,我最经常想起的是,通常所知白衣天使,竟忽成为白衣战士,为我自己和大多数中国人筑起了防疫长城。”梁晓声说,自己心中满是感动和感恩。第二天一早,他致电首图工作人员,向读者推荐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第五次印刷的《悲伤与理智》,希望更多人在这个特殊时期可以获得高质量的精神滋养。

  疫情防控期间,蒙曼、李建平、谭烈飞、崔岱远、郑永春、王宁、阿龙、尼格买提、陈更等共计20位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借助音视频和文字,通过首图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向读者发声,号召大家尽己所能抗击疫情。

  视障志愿者献声“空中诵读会”

  “心阅书香”是首图的一项助盲志愿服务。2月10日,包括几位视障读者在内的一支志愿者队伍,在网上推出了一期近一小时的“空中诵读会——加油中国,祈福武汉”。这是借助声音,向视障群体和疫区同胞发出的一次鼓舞和声援。而在无法见面的特殊时期,要完成这样一台诵读会,可谓难上加难。

  诵读会导演、志愿者雪石介绍,组织诵读会首先面临的困难,就是参加诵读的视障读者是看不到诵读文章的。看不到,又如何朗诵呢?诵读会的执行导演、另一位志愿者苏华就组织健全的志愿者们先把文章朗读录制下来,再由视障朋友们边听边背诵。因为视障人士使用的都是特殊手机,微信操作不那么便捷,第一次在微信群里的彩排并不算顺利。有的朗诵到一半,手机来电话了;有的背串作品了;也有的前面一位还没朗诵完,后面的人就开始出声诵读了……各种问题几乎让大家放弃。但是经过几次排练,大家克服了各种困难,2月10日14时30分,空中诵读会正式开始,《致敬武汉,离别是风》《致敬白衣天使》等原创作品通过微信传播了出去。

  “诗会的缘起,本是视障朋友们想要借助诵读会表达对抗击疫情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能够帮助残疾人朋友完成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也感到很自豪。”雪石说,在图书馆志愿者的大家庭里,大家一起用爱心去筑造志愿道路,会收获更长久的快乐。(记者 李洋)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薛涛
“云中图书馆”为宅家读者供养料-新华网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301125675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