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2月19日电 题: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把文化“包邮”到牧家
新华社记者 勿日汗
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草原深处的牧民们,虽然不能享受网购的“包邮”服务,但时常能享受到“包邮”的文化服务。带来这一便利的,是我国第一支乌兰牧骑——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
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在草原、戈壁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将文化送进蒙古包,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成为我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60多年前,地域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牧民们常年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影、演出、报纸、图书。为解决这个困扰,兼备“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多种功能的流动文艺团体——乌兰牧骑应运而生。
9名牧区年轻人、1辆马车、5把乐器、2块幕布、3盏煤气灯……1957年的夏天,靠着这些简简单单的“家当”,首支乌兰牧骑在地处内蒙古中部的苏尼特右旗成立。“红色嫩芽”(“乌兰牧骑”蒙古语含义)和“面对面到群众中去、实打实为群众服务”的乌兰牧骑精神破土而出。其口号是“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牧民”。
刚刚成立,乌兰牧骑就奔赴戈壁深处的牧家演出。途经一处沙地的时候,马车陷进沙窝子无法动弹,马匹也筋疲力尽。9名队员扛着演出道具,徒步赶往演出地点,在沙地中跋涉了一天。
“草原上的牧民居住分散,相邻的两户牧民少则相隔几公里,多则相隔几十公里。在那个年代,乌兰牧骑到牧区演出,一走两三个月是常事,途中各种困难更是一言难尽。”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第一批队员伊兰回忆往昔岁月时说。
岁月变迁,时代发展。从赶着马车、骑着骆驼,到开着拖拉机、坐着大卡车,再到如今乘大巴、带着流动舞台车,乌兰牧骑的演出条件不断升级,但“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初衷一直未变。也因为他们常年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60多年来,草原牧民对乌兰牧骑的热爱丝毫未减。
如今,118万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大地上,活跃着80多支乌兰牧骑队伍、3000多名队员,每支队伍每年下乡演出超过100场。60多年来,他们行程数百万公里,为基层群众演出、宣传、辅导、服务36万多场次。
打造流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冬日,草原萧瑟。一栋冒着炊烟的砖瓦房,透露出大地的生机。
屋内,马头琴声激昂、蒙古长调悠扬……围坐在一起的牧民们如痴如醉,不时发出阵阵叫好声。
这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带领的“乌兰牧骑+”综合志愿服务队,在给赛汉塔拉镇巴润宝拉格嘎查牧民们送来惠民服务。服务场地设在牧民萨仁高娃草原上的家,附近的牧民们都聚集到此。
文艺演出结束,牧民们并没有散去。草原上的接羔季即将到来,“乌兰牧骑+”综合志愿服务队此行主要目的,是给牧民们传授接羔时的疫病防治和科学饲养技巧,提高接羔成活率。
为此,苏尼特右旗农牧和科技局的工作人员以志愿者身份,跟随乌兰牧骑队员来到萨仁高娃家。他们给牧民讲解传统接羔保育方式中的不足,教给他们更加高效科学的方法。
伴随着歌舞送到家里的畜牧业科技指导,让萨仁高娃和乡亲们非常满意,纷纷表示喜欢这样的形式。
“这是将乌兰牧骑精神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打造的流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苏尼特右旗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慧说,“乌兰牧骑+”综合志愿服务队在文艺演出的基础上,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灵活整合医疗卫生、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理论宣讲、科技推广等多种实用管用的服务项目,为基层提供志愿服务。
创作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的作品
新近创作的蒙古语小品《喜鹊为啥叫喳喳》,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爆款”节目。这个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现实题材节目,用诙谐的方式点出牧区贫困户致贫原因,并巧妙融入牧区发展方针政策和牧民关心的知识,大受牧民群众欢迎。
“‘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住’是我们的创作要求。用沾满生活气息的作品,将党和国家的政策、精神传达给群众,为基层干部群众加油鼓劲,这是让我们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孟克吉日嘎拉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一代代队员创作了近3000部作品。近两年创作的作品不仅深受群众欢迎,还在国家和自治区各类比赛中脱颖而出。
为了创作出更多接地气的优秀作品,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在有住宿条件的家庭牧场、党员中心户、牧家旅游点设立演员体验生活的基地,将演员的餐饮和住宿补贴交给所住的牧家和旅游点,既不打扰牧民生产生活,又可以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汲取创作灵感。
“对我们来说,不了解牧民生活的创作是没有灵魂的创作,坐在家里想出来的东西不会打动群众,我们必须在草原上的行走中寻找灵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刚宝力道说。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