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赤水河畔唱新曲
2019-11-15 21:32:30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成都11月15日电(记者黄卧云)赤水河畔,太平渡口,一座纪念碑静穆地矗立在初冬的金色阳光中。80多年前,红军四渡赤水,两次从这里经过。四川与贵州,在这里隔河相望。

  73岁的胡敬华每天有不少时间流连于太平渡口。他的工作是给游客讲述红军故事,他的“红军故事天天讲”深受游客欢迎。

  三年来,四川省古蔺县发展“红色+生态旅游”,势头一年比一年好。去年,当接待游客879万人次,今年1到8月,当地的旅游收入同比增长了30%。

  胡敬华的父亲19岁时在江西参加红军,曾经负过两次重伤。1932年红军进入古蔺,因为伤势过重,他和另外5名红军战士留在了太平镇。1953年父亲43岁时去世,胡敬华只有7岁。

  父亲和红军的故事,胡敬华是从与父亲同时留在太平镇的战士江明万那里得知的。1962年,胡敬华小学毕业后就去了江明万当船长的船队,在赤水河上拉船。晚上,两人睡在船上,他就听江明万讲红军故事。

  数十年来,胡敬华目睹了赤水河的变化。

  赤水河曾是川盐入黔的要道,运盐船只往来穿梭。后来,运煤运矿石的船主导了赤水河的航运,古蔺的煤炭从赤水河经泸州、合江进入长江河道。几年前,赤水河的航运还较为繁忙,这几年船只少了。胡敬华说,因为古蔺一带的大量煤矿已停止开采。

  同行的古蔺县干部告诉记者,古蔺煤矿由此前的36个减少到去年的12个。

  “古蔺县成功转向生态发展,终于挣脱了贫困的枷锁。”据当地干部介绍,古蔺经济结构过去主要依靠煤炭和白酒这两条腿。近年来,当地加快结构转型,大力发展甜橙、猕猴桃、肉牛、丫杈猪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古蔺县地处乌蒙山区,长期受干旱困扰,粮食产量低,当地群众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古蔺县2014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有117个、贫困人口11.9万。到2018年,已累计减少贫困村113个,减少贫困人口10.54万。

  因为干旱,马蹄镇经常受到饥荒威胁。如今,当地在赤水河沿岸建成3.2万亩甜橙鲜食精品产区,去年出口甜橙超过10万公斤。记者看到,树上的橙子洁净如洗。当地正在沿赤水河建设百里柑橘长廊,沿河修建219公里的公路,打造一条风景优美的生态旅游线路。

  胡敬华说,赤水河对他有着非同一般的含义,他想的是如何借助古蔺的旅游业传扬红军精神。

  或许是回忆与眼前的反差激发了他的情感,胡敬华放声唱起了拉船号子:“咿呦嗬——,咿呦嗬——,手抓石头,脚蹬沙嗬——”

  他说,喊号子是从老红军江明万那里学来的。记者听来,别有一番风韵。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想指导下,云贵川三省采取联合行动,对赤水河加大了治理和保护力度。胡敬华欣喜地看到,赤水河的水质更好了,他又找到了年轻时的“美酒河”。

  兴之所至,胡敬华唱出新的号子:

  “赤水河是革命的河,嗨呦嗨——,嗨呦嗨——赤水河是生态的河,嗨呦嗨——,嗨呦嗨——”

  胡敬华浑厚的推船号子韵味十足,在赤水河畔久久回荡。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小锦鲤“游”出大产业
小锦鲤“游”出大产业
皖南冬韵
皖南冬韵
天路弯弯
天路弯弯
吉林长春大雪纷飞
吉林长春大雪纷飞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8691125238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