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符拉迪沃斯托克9月6日电 通讯:中俄友谊的传承者——记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中国留学生席浚斐
新华社记者吴刚
席浚斐是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关于他,有一个很长的故事。讲这个故事,要从他的家乡开始。
席浚斐出生在大禹故里、美丽羌乡——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也许,更多的人知道这里,是因为2008年5月的那场地震。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俄罗斯政府立即决定邀请中国地震灾区儿童赴俄罗斯疗养。根据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在多部门配合下,来自地震灾区的1500多名儿童分两批于2008年和2009年暑假赴俄罗斯疗养。其间,多数孩子住在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受到俄罗斯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很多孩子因此与俄罗斯结缘。席浚斐就是其中一员。
2008年7月,席浚斐第一次来到俄罗斯,来到风景秀丽的俄罗斯远东滨海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疗养的21天里,他得到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料。
席浚斐对记者说,这段经历使他对这座城市、对俄罗斯这个伟大的国家都产生了浓厚兴趣。他梦想日后能来符拉迪沃斯托克留学,掌握俄语和俄罗斯文化,为中俄友谊发展做出贡献。
席浚斐回忆道,离开“海洋”全俄儿童中心那天,他来到像俄罗斯油画一样美丽的海滨,在一张纸条上写下心愿和祝福,装进漂流瓶,扔进了浩瀚的大海。这个漂流瓶为他第一次俄罗斯之行画上完美的句号,也为他和俄罗斯之间新的联系拉开序幕。
意想不到的是,在席浚斐回到家乡四个月后,这个漂流瓶居然漂到了“海洋”全俄儿童中心,被那里的工作人员捡到,成为“海洋”中心一段广为人知的传奇。三年后,席浚斐才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那年他16岁,正读高一。
2010年和2011年夏天,受中国政府的邀请,100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他们分赴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和中国小伙伴交流。2011年夏天,正在北京旅游的席浚斐从《新闻联播》中得知这批俄罗斯孩子中包括“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的学生。经过努力,他在北京见到了当时“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的负责人马尔佐耶夫。就这样,他与“海洋”又一次相遇。
正是因为这次相遇,2012年9月,受“海洋”中心邀请,他再次来到“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也再次亲身感受到俄罗斯人民的友善,对俄罗斯有了一份更深的感情。
2014年,中俄两国教育部门决定将这个“传奇友谊故事”续写下去。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和俄罗斯教育部门分别给予席浚斐生活费资助和俄罗斯国家公费留学的资格。当年10月,席浚斐走进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开始了他的俄罗斯留学之旅。
席浚斐此前虽然到过俄罗斯两次,但要在异国他乡长期学习和生活,仍让他心里有些紧张。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慢慢掌握了俄语,融入了当地的生活。
席浚斐说,他能实现来俄罗斯留学的梦想,多亏了党和祖国对他的关心和帮助。在留学期间,中国驻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也给了他很多指导和帮助。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成立中国留学生会时,他当选为中国留学生会主席,这让他成长很多。
“我觉得,是中俄两国的友谊成就了我的故事,我是中俄两国青年世代友好的一个鲜活例子。我们这一代要肩负起发扬和传承中俄友谊的重任。”席浚斐说。
-
通讯:“中国开放日”播下中俄儿童友谊的种子
来自中国的李九儒小朋友习武一年有余,面对众多的俄罗斯小伙伴,他毫不吝啬地把自己所学传授给他们。“武术是中国的名片,必须严肃认真,把动作做到位,不能开玩笑。”李九儒一边纠正他们的动作一边说。这是中俄儿童在“中国开放日”活动中交流互动的一幕。2018-08-13 13:22:13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