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记者李松、王宾)在肺癌、白血病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新型结核诊断试剂将检测时间由4—8周,缩短至6小时以内;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试剂,在援非抗埃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施重大新药创制、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我国突破了一批“卡脖子”关键技术,提升了药物创新和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能力。
记者21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组织实施推进会上获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近10年来,我国中央财政资金投入210亿元,部署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传染病防治项目(课题)近2000项,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成果。
“目前,我国新药专项已建成各类平台200余个,94个品种获得新药证书,150个品种获得临床批件,集中突破了抗体大规模发酵制备、生物大分子给药、药物缓控释、中成药二次开发等一大批瓶颈性关键技术。”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曾益新说,在重大传染病防治方面,则着力突破监测检测、预警溯源等10大关键技术,我国实现72小时内可鉴定300种已知常见病原及罕见病原,初步形成了国际先进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
此外,在科技重大专项推动下,我国以药物创新产品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参与国际医药竞争与合作的能力不断加强。目前我国已有16个制剂品种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上市,拉莫三嗪控释片已占据美国6成的市场份额,地奥心血康胶囊、丹参胶囊在欧盟获批上市……新药研发创新能力得到国际认可。
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新药原始创新能力建设仍是短板,国人发病率较高的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肿瘤疾病缺少有效治疗药物,罕见病治疗药物临床短缺问题较为严重。
曾益新介绍,下一步,围绕重大新药创制和传染病防治,我国还将瞄准预期标志性成果,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支持具有重大临床价值和发展前景,基于新机制、新靶标的创新药物研究。
“相关制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还将加强合作攻关,重点支持艾滋病、乙肝、丙肝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药物,儿童用药、罕见病治疗药物等研发。同时,完善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体系,开展基于大数据的预测预警技术研究。”曾益新说。
-
苏企研发糖尿病新药获临床批件
记者近日从苏州生物纳米园获悉,园内企业盛世泰科递交的治疗Ⅱ型糖尿病一类新药盛格列汀已获得临床批件。盛格列汀采用经过10年临床验证的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靶点,口服不会引起空腹低血糖,也不会增加患者的体重。2017-05-19 12:06:47
-
为什么房地产在中国如此发达?潘石屹:DNA根深蒂固
2017-07-21 13:45:55
-
美国精英如何扼制阶层流动?不只是靠“学区房”
2017-07-21 13:45:55
-
叶檀谈“租购同权”:可能无法抑制房价
2017-07-21 13:45:55
-
有的国企明明赚钱能力很强,为啥还要对其进行改革?
2017-07-21 13:45:55
-
出门游玩,如何不被黑导游坑?
2017-07-21 11: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