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解了牧民难 贴了群众心——内蒙古巴林右旗创新推动蒙汉双语执法服务
2017-06-19 19:45:02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9日电  题:解了牧民难 贴了群众心——内蒙古巴林右旗创新推动蒙汉双语执法服务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殷耀、张云龙

  前不久,内蒙古巴林右旗西拉沐沦苏木蒙古族牧民乌云朝格图从车管所拿到了驾驶证,他向车管所的警官伸出大拇指说:“能用蒙语考驾照,实在是太方便了!”

  乌云朝格图早想买辆小轿车,但苦于不懂汉字,一直没能通过考试。去年,他听说旗里近年开通了蒙文考试系统,鼓起信心再去报名。

  巴林右旗交警大队副队长额尔敦巴图说,当地有10多万名蒙古族群众,周边旗县也有许多,这些年想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但是40岁以上的蒙古族群众特别是牧民,汉语水平相对较低,面对纯汉语的科目一、科目四考试,很难顺利通过,成了他们一块心病。

  如何排解群众之难,巴林右旗车管所靠自身力量研究开发出驾驶人蒙文考试系统,2014年10月正式开通C1型小型汽车科目一、科目四“蒙汉”双语考试,考场还专门配有蒙古族考试员,实行“双语考试”和“双语服务”,蒙古族群众纷纷称赞:这下子方便多了。近3年来参加考试的有4650人,其中有1000多人是周边盟市旗县的蒙古族群众。

  公安执法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保障民族平等,意义尤为重要。近年来,巴林右旗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牧区特点的蒙汉双语执法服务工作,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在巴彦塔拉苏木派出所,记者看到了另一项双语创新服务——蒙文笔录软件。从警20多年的派出所所长张玉峰是这套软件的发明者,据他介绍,以前派出所的问询笔录基本都用汉字,尤其是笔录全部实现机打以后,给一些蒙古族牧民带来不便:不仅他们的话翻译成汉语后与原意难免有出入,而且他们对汉语笔录有顾虑,担心自己看不懂被改动。

  中专毕业的蒙古族民警张玉峰刻苦钻研,和别人合作发明了电脑制作蒙文笔录软件,并在全旗推广。这项成果获得内蒙古公安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记者看到,这套软件融蒙文笔录制作、双语权利义务告知及双语法律文书为一体,系统将常见的笔录情形按模块设立,都有固定的标准格式,有助于笔录程序的规范严谨。

  笔录看似小事,但却连着蒙古族群众的心。今年64岁的他本板嘎查原老支书朝鲁说:“牧民看到蒙文笔录,他们的心里就踏实了。”

  双语执法服务在基层尤其迫切。巴林右旗公安局根据农牧区实际需求,创新推出基层警务新模式——“莫日格德”。“莫日格德”的汉语是“明白人、乡贤”的意思。被公安部门选聘的“莫日格德”们既懂蒙语又会汉语,专门协助派出所调解各种矛盾纠纷。这些“莫日格德”凭借地熟、人熟、事熟,且德高望重、懂蒙汉双语等优势,对嘎查村各种矛盾纠纷号得准脉、摸得准门、找得准路。

  嘎查老支书朝鲁退下来后被选聘上“莫日格德”。2015年,因为村容改造修路占道问题,嘎查里的牧民准备聚集上访,朝鲁得知后马上找到民警一起分析,并主动请缨开展工作。从过去的土地划分到现在新农村建设,朝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了牧民,化解了矛盾。“‘莫日格德’就是一个信得过的中间人,给大家讲讲道理,帮助协商,能解决不少问题。”他说。

  各苏木镇按每名“莫日格德”每年1万元标准拨付到警务室,由警务室考核并发放补贴,同时严格考核奖惩,对做出积极贡献的给予奖励,对不能正常履职的予以清退,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据不完全统计,“莫日格德”模式实施以来调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协助开展了大量的法律宣传、入户走访、信息采集,在试点地巴彦塔拉苏木,民转刑及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案件下降58%以上,草木纠纷、土地纠纷明显减少,牲畜被盗等可防性案件也得到了遏制,成为农牧区稳定和谐的一支重要力量。

  双语执法服务连着蒙古族群众的情感,巴林右旗公安局加强双语培训,在110接警中心、各窗口服务单位及各执法办案部门均配备了蒙汉双语民警,赢得群众的叫好。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依依父子情 两代“火龙”梦
    依依父子情 两代“火龙”梦
    南太湖美丽乡村“雏形初现”
    南太湖美丽乡村“雏形初现”
    多彩纸鸢飞草原
    多彩纸鸢飞草原
    新疆:天山天池享美景
    新疆:天山天池享美景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117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