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核桃专家”潘学军:论文写在乌蒙山
2017-04-28 16:37:31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贵阳4月28日电 题:“核桃专家”潘学军:论文写在乌蒙山

  新华社记者 骆飞

  谷雨刚过,贵阳市花溪大道旁的贵州大学教学实验基地内,植物茂盛。其中一片种着核桃树的地方,不少树干却被锯断,显得格外突兀。“核桃专家”潘学军说,这是让核桃增产增收最关键的嫁接技术。

  “通过嫁接,才能保障核桃树的品质,并在开花结果时营养更充足、更均衡。”潘学军一边讲解,一边熟练地剪剔多余的枝条;忽而蹲下,忽而又爬上2米多高的树干。在记者眼里,这个农学博士更像个果农。

  这些教学基地里试验出来的种植技术,经过潘学军在贵州山区10年的推广,逐渐被广泛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助力百姓脱贫致富。

  回首过去的10年,潘学军说,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

  2006年,贵州大学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签订合作项目,当时才到贵州大学农学院任教1年的潘学军被推荐为项目负责人。凭着执着好学的热情,他只身来到赫章县,在这个国家级贫困县一待就是10年,将自己的科研和论文写在了乌蒙山深处。

  通过走村串户,潘学军了解到,赫章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当地百姓房前屋后随处可见,大部分人还靠核桃树吃饭。但传统种树大都“靠天吃饭”,任由其生长,从不打理,且品种多是锤不动的“铁核桃”。在讲究品质、品相的今天,没法形成产业化发展,更谈不上带动百姓脱贫致富。

  “好种出好苗,好树开好花”——潘学军决定从最基础的选种开始,给当地核桃产业进行一次彻底科技革命。“当地一棵核桃树一个品种,选种难度很大,漫山遍野地长着核桃,一些好树种生长在很偏僻的地方,时常要走三四个小时山路,一天下来脚肿到脱不下鞋。”潘学军说,能找到都是幸运的,有时走了几十公里冤枉路,连树影都没看到。

  从2007年开始,寒来暑往两年间,潘学军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省88个县市。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在老乡家烧几个土豆吃,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由于山路崎岖,关节磨损厉害,加之山里气候潮湿,他患上了损伤性关节炎,但这些并未阻止他科研的脚步。

  搞研究充满曲折,第一次嫁接的67棵树,只存活了7棵。“当时也很心急,但没有放弃。只有做好科研,才能回馈支持科研的老百姓。”潘学军说。

  最终,历时6年,通过4600多棵树的嫁接实验,潘学军终于实现了对赫章县本地核桃树品种的嫁接改良。同时,还从全省收集的400多个优质良种中,培育出了“黔核”系列4个新品种。

  技术获得突破,接下来是进村入户推广。走到哪里,潘学军都习惯性兜里揣把嫁接剪,与百姓拉家常时,见缝插针地讲解和演示嫁接技术。一来二去,技术逐渐被百姓认可和接纳。几年下来,新品种带来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潘学军被当地百姓亲切地称为“潘核桃”。

  依靠潘学军的科研成果,近年来,赫章县传统的核桃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全县重要的脱贫致富产业。10年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163万亩,增加了10余倍;坚果年产值从3亿元增加到15亿元,种植户年人均增收5000元。

  “潘学军教授不仅给赫章县核桃种植带来了新技术,还为我们培养技术人才。”赫章县核桃局副局长彭剑介绍。

  记者了解,这些年,在潘学军的帮助、指导下,当地共培养了260多名核桃科技特派员,他们活跃在乌蒙山区各个角落,用潘学军研发的核桃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带动着百姓脱贫致富。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笑冬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云台春色美
    云台春色美
    杜鹃花开
    杜鹃花开
    飞“阅”雄安新区
    飞“阅”雄安新区
    【图片故事】“飞刀侠侣”
    【图片故事】“飞刀侠侣”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0892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