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云南:建设美丽乡村 留住最美乡愁
2018-09-28 10:31:13 来源: 云南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澄江县农村污水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

  近年来,云南省各地以开展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行动为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农村“两污”治理工作,成效明显。但对标云南省制定的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方案目标要求,却还存在较大差距。

  近日,省政协在昆明召开民主监督协商会,邀请部分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省级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深入协商建言,努力破除农村“两污”治理的短板。

  农村正在变美

  走进澄江县龙街街道忠窑社区白土坡村,村内环境干净清爽,家家户户门前都摆放着一只垃圾桶,村民王祖德正在将家里的垃圾分成干、湿两类,按颜色标识分别放入垃圾桶内不同的区间。

  “每天保洁员会来给我们定期清理,汇总后统一运走。”王祖德告诉记者,垃圾分为干湿两类,其实也就是把会腐烂和不会腐烂的垃圾分开,湿垃圾送到村里新建的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经发酵处理转化成有机肥。

  白土坡村位于梁王河水库与西大河水库下游,近年来,通过垃圾分类、建设雨污排放系统、建盖公共厕所等举措,村容村貌日渐改善,同时避免了污水和垃圾直排梁王河、进入抚仙湖。

  “以前是垃圾乱扔,乡亲们都觉得农村人可以随便一点,但现在,大家会相互监督,认为只有从个人讲文明做起,周边的环境才能得到提升。”龙街街道忠窑社区主任邹永万说。

  在澄江县立昌社区庄子村,记者则看到通过污水管网配套设施建设,污水被统一收集净化,达到一级A标的水被用于自然林地灌溉。而这样“两污”处理设施齐全的村子,如今在澄江县比比皆是。目前,澄江县已实现抚仙湖流域418个村组污水和垃圾全收集全处理。

  澄江县农村“两污”治理的成果,直接体现在了抚仙湖生态恢复上——时隔多年,抚仙湖特有的珍稀土著鱼种抗浪鱼靠岸产卵的景象又重现了。

  澄江县农村“两污”治理的成果,也成为全省推进农村“两污”治理工作收获明显成效的缩影——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1210个乡镇(非城关镇)有1130个乡镇镇区对生活垃圾进行了收集处理,自然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覆盖率达到91.84%,乡镇镇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覆盖率超过60%。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户户有卫生厕所,生活污水不再乱排乱放……不少农村正在成为美丽云南的象征和最能留得住乡愁的地方。

  “只有农村‘两污’治理好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美丽乡村建设才会有强有力的支撑,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才会有扎实基础。”协商会上,这一观点成为大家的共识。

  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

  在协商会之前,省政协组织联合调研组赴云南省部分农村开展了实地调研,省卫计委防艾项目处处长杨艳是其中一员。与大多数村子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相比,一些脏乱差现象依然严重的村子,更让杨艳印象深刻。

  “当看到投入巨大的‘两污’处理设施在‘晒太阳’的时候,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杨艳说,目前云南省国家级、省级卫生乡镇占比不到20%,省级卫生村占比不到10%,乡村卫生面貌依旧脏乱差,垃圾遍地、粪水横流的现象依然普遍。

  “很多设施建成以后,不久就处于闲置状态,重建轻管的现象在全省普遍存在,建而不管或管护不好,甚至可能成为集中排污,造成更大污染。”在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刘丽萍看来,如果农村“两污”治理不好,不仅是农村,连城市的人居环境都没有基础。

  参加了调研的委员和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虽然云南省农村“两污”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对标省委、省政府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方案的要求,对标浙江省等先进地区,在推动农村“两污”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短板,如治理规划缺失、治理水平低、农村生活垃圾未推行分类处理、农村卫生环境脏乱差问题未根本扭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明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两污”治理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农村基层组织和群众作用发挥不够等。

  云南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规划中心主任张星梓认为,目前农村“两污”治理系统性、区域性、专业性规划缺位,缺乏行业部门间的统筹协调,适用于云南省农村不同类型地域的“两污”治理技术标准和制度规范尚未建立完善。

  “农村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机制不健全,垃圾收集后处理的主要方式是焚烧和填埋,过分依赖于其他省份的模式,特别是示范村盲目追求高投入的项目,因地制宜的资源化利用的体系不建全。”云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祖艳群说。

  推动“一时美”迈向“持久美”

  如今,随着“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目标的提出,无疑给农村“两污”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留住青山绿水的理念中重建现代化的“美丽乡村”愿景?如何推动美丽乡村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委员和专家们纷纷建言。

  农工党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何云葵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投入 社会市场化运行 乡镇监督检查落实 村组运行维护”的工作机制,形成“政府统筹、部门支持、企业参与、村民自治”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格局。

  张星梓提出,要加快制定农村“两污”治理的标准和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致公党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刘卫红认为,要改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景象,相关设施设备不能少,但一定要摒弃“面子”工程,讲究“实用”。他建议,要根据农村“两污”工程的投资、规模、性质和特点,理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设管理部门间的审批关系,积极推广成本低、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

  在祖艳群教授看来,“实用”就是“因地制宜”。他提出,根据云南94%是山区、村民居住地非常分散的特点,建议对交通欠发达的远郊和面积较大的村镇采用“村收镇运片处理”,对偏远的村庄就地就近处理,而厨余垃圾以还田和堆沤肥等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

  云南高科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卿小燕则认为,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她建议,通过第三方治理,可以把国内国外的各项环保实用技术集中系统地运用起来,要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为农村“两污”治理提供专业化、规模化的集中处置服务。(张潇予/文 杨峥/图)

+1
【纠错】 责任编辑: 石光良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最美星空看阿里
最美星空看阿里
八月十八潮
八月十八潮
“寸锦寸金”——探访南京云锦
“寸锦寸金”——探访南京云锦
探访空客天津总装线
探访空客天津总装线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013137498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