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花儿开得这么红
2018-01-07 10:25:14 来源: 西藏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图为杨贵房与次吉卓玛、达瓦拉姆及外孙在一起。 记者 益西加措 丹增平措 晓勇 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记者来到札达县底雅乡后,被杨贵房、次吉卓玛夫妇在雪域边陲成就一段民族团结千里良缘的佳话深深打动。

    “老杨是个善良的人、真诚的人,他对我们一家有情有义”

    1997年7月,一对藏汉新婚夫妇在江苏省徐州市圆满办完婚事,回到彼此最初相识相恋的地方——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底雅村。

    那年,杨贵房38岁。他的藏族妻子次吉卓玛,世代生活在底雅村——一个坐落在边境一线的山谷村落。

    杨贵房,原是徐州“四建”公司的会计。1996年,随维修边防设施的施工队来到底雅。当地人习惯地称这位憨厚的汉族师傅——“老杨”。

    谈到最初留在底雅的想法,性情腼腆的杨贵房言辞不多。“没什么多说的,当时跟着工程队到阿里维修边防设施,在部队老乡的撮合下认识了现在的老伴儿。”杨贵房讲述起一段难忘的姻缘。

    20年前,在结识次吉卓玛之前,杨贵房经常跟随徐州“四建”公司施工队走南闯北跑工程。那时,杨贵房年近四十,却迟迟没有找到终身伴侣。

    杨贵房坦诚道:“年轻时曾经在老家有过一段恋情。”19岁那年,他深爱的姑娘身患白血病,医治无效离开人世。自此,内心深处的挫折和痛苦带来的创伤让老杨打算从此单身一人直至终老。

    1997年初,杨贵房来到底雅乡。这是他跟施工队到过的最偏僻的地方。当时,杨贵房所在的施工队进驻边防部队工地时,作为保障伙食的后勤负责人,大伙儿都知道杨贵房是个“大龄青年”。

    施工人员中,也有不少人是底雅当地边民。次吉卓玛就是其中的一个。当时,次吉卓玛的丈夫已过世,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心地善良、受过挫折的杨贵房看到经历坎坷的次吉卓玛,不由心生怜悯。加之部队老乡介绍,杨贵房开始对次吉卓玛一家的生活给予特殊照顾。

    谈及与老杨的交往,次吉卓玛说:“当时我打零工,儿女寄养在亲戚家。一家三口,生活很困难。老杨了解到我的情况后,经常给我带罐头等物品,对我的儿女更是关爱有加,常常送过冬的衣物。”

    在这样点滴关爱中,次吉卓玛内心深深被这个“外乡人”打动。“老杨是个好人,因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真诚的人,我相信他是真的关心我们一家。”次吉卓玛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羞涩的眼眸露出闪闪泪光。

    经过一个多月的交往和交流,他俩把命运的纤绳交付给了彼此。

    1997年5月中旬,杨贵房所在的工程队完成前期建设项目离开底雅。从未走出大山的次吉卓玛第一次离开大山,离开故乡,跟着杨贵房到徐州喜结良缘。

    “老杨是个热心的人、勤快的人,他和我们雪域边民心手相牵”

    从独居一隅的边境小村落来到祖国内地大城市,次吉卓玛可谓经历了祖祖辈辈都未曾想象过的人生体验。

    而这一趟行程让她更难忘的,就是丈夫杨贵房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呵护。

    “到老杨老家结婚,他的亲戚朋友都到场给我们祝福。之后的几十天,老杨每天陪着我走亲戚、逛市场、看景点……我每天都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杨贵房和亲友在徐州的满满深情,让次吉卓玛更坚定了把命运托付于杨贵房的选择。

    热心肠的老杨为了使妻子儿女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幸福生活,告别乡亲再次踏上回阿里、回底雅的路途。而这一趟与父母家人离别之后,杨贵房再也没有回过徐州。

    放弃内地舒适的生活来到边境一线并长期生活,精神与信念的分量不言而喻。而让妻儿过上幸福生活,需要付出更多辛劳。

    为了让一家人过上更幸福美满的生活,杨贵房辞去在工程队的工作,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边境村民。杨贵房重拾旧业,给驻地部队和村里盖房修房。

    他清楚地记得,那时一天的工钱有五元钱,而且每天要背着石料、木材来回走2公里山路。一天下来,脚底经常磨破出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贵房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家人负责到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发坚定。

    积累不少施工经验的杨贵房开始自己组织施工队。2005年,杨贵房在建筑材料奇缺的情况下,主动承担底雅乡什布奇村人畜简易桥梁建设,带领群众修建了什布奇村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简易桥梁。

    当时,他依据施工经验和实际情况,反复推测,精心设计,靠仅有的5吨水泥做成桥墩,桥墩上再垒石块,建成保证人畜通行安全的桥梁。至今,这座桥梁还坐落在什布奇村河谷上,惠及着边关。

    杨贵房乘势而上,组织乡里群众共同参加项目建设。多年来,他参与了乡里通往各村组道路的施工建设,带领村民们一步步致富奔小康。

    路通了,大山深处的村落热闹了起来,山谷间不断传来欢声笑语。

    杨贵房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和勤俭持家,不仅使一家人告别了仅靠7亩地、3头牦牛、16只羊的艰难生活;而且让世代靠天吃饭的边民,更新了观念,改变了生产方式,看到了勤劳的收获,创造的奇迹;更是增进了汉藏民族情谊,促进了汉藏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老杨是个坚强的人、勇敢的人,我们共同守好边境建好家乡”

    杨贵房20年来的不懈奋斗,换来了妻儿衣食充足的安稳生活。作为父亲,他对妻子的两个孩子视如己出,将自己在色尔工、古让盖起的房子分别送给次吉卓玛大儿子和二女儿,并帮助两个孩子接受教育,组建家庭。

    后来,大儿子在村里成立施工队成为致富能手,二女儿在乡里开了自己的饭馆,生意也算红火。而杨贵房和次吉卓玛的爱情结晶、最小的儿子,如今在内地西藏班上学。

    党恩国策时刻照耀着这个民族融合的家庭。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隆子县玉麦乡卓嘎、央宗姐妹的亲切回信,让同处雪域边陲的老杨一家倍感温暖。“增进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守边固边,建设边疆,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老杨深有感触地说。

    而跟老杨一起打过工的年轻村民对杨贵房称赞有加。大家说:“老杨虽然是我们工头,但每次所有工程款他都会完全平分给每一个参工群众,自己一分都不多拿!”

    底雅乡的干部们说:“老杨乐于助人,经常帮扶村里的困难群众,谁家有个问题或困难,找老杨,他准会帮忙解决!”

    妻子次吉卓玛说:“自己因为体弱多病,是老杨不离不弃地在身边照顾着自己,他是我这辈子修来的福!”

    女儿达瓦拉姆说:“他在我们生活最困难的时候留在了我们身边。是他让我们过上了现在的好生活,他就是我的亲生爸爸!”

    2017年,杨贵房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20年了还没回到徐州?”杨贵房拿出了手机,在微信中点开了一个家庭群。他用指尖滑动屏幕,各种亲朋团聚、吃喝玩耍的照片滚动刷屏。

    “我老家的亲戚们个个日子过得幸福,他们不了解这边的情况,如果我回去了,他们一定会以为我生活落魄而担忧。所以,我一直就没回去过。”

    杨贵房给围坐在身边的女儿达瓦拉姆解说了几张照片,然后想了一下,他说:“我在这里很好,妻子和孩子们从心底里爱戴我,乡亲们也完全把我当作自己人看待,当地干部和边防官兵也很关心我的生活。现在有了更多的好政策,我和乡亲们正合计着办养殖场的事儿,以后我们这里还要搞更多的建设,一定会发展得更好!”

    杨贵房的手机相册还没有关上,女儿达瓦拉姆把酥油茶端给他,并用藏语说:“阿爸,恰懂!(爸爸,喝茶!)”杨贵房接过茶碗,小口喝着。

    眼前的这家人,互敬互爱、温馨和美。

    对于杨贵房来讲,自己来自哪里,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而对妻子和儿女们来讲,作为丈夫和父亲,他的留下是一家人最大的幸福,妻儿们没有忘记,更是懂得珍惜。

    民族融合、固守边疆的故事,在边境一线依然在继续……(记者 丹增平措 益西加措 晓勇)

+1
【纠错】 责任编辑: 达珍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春意盎然
春意盎然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西安:十五到 元宵俏
野外实战 磨砺“刀锋”
野外实战 磨砺“刀锋”
闹鱼灯 迎元宵
闹鱼灯 迎元宵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68776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