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援疆干部讲述援疆故事】情洒玛河大地
2019-12-17 17:50:26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记玛纳斯县委副书记、福建省第七批援疆三明分指挥部指挥长朱昶凯

  “东南、西北、天涯,父母妻儿国家。三载苦耕耘,遍地秋实春华。天山脚下,再展红旗如画!”

  ——如梦令·援疆

  2016年12月,朱昶凯作为福建三明市第七批援疆分指挥长来到玛纳斯县。三明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成长起来的人民有着别样的红色情怀。朱昶凯也把这份情怀带到了新疆,带到了玛纳斯县这片热土,他带领三明指挥部的援疆干部,足迹踏遍了玛纳斯县的山山水水、角角落落。学校的讲台上、医院病房里、蘑菇种植户的大棚中、水稻改造的田间地头都留下他们奔波的身影。他们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把满腔的热忱播洒在玛河大地,开出了友谊的花朵,结出了致富的硕果。

  闽玛生态村的友谊花

  闽玛生态村是重点援疆项目,10年里投入援疆资金3000多万元、带动各类投资资金1亿多元,完成522套牧民定居房,还配套建设了养殖区、双语幼儿园、卫生院、供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成后的闽玛生态村先后被评为九星级党组织、州级文明村、州级“美丽乡村”示范点和国家级环境整治示范村。

  朱昶凯也在闽玛生态村结识了自己的哈萨克族亲戚——牧民吐鲁逊·力亚斯一家。朱昶凯与吐鲁逊·力亚斯一家成为亲戚后,与周围的村民也成为朋友,常常和他们一起坐在铺着花毡的炕头喝茶聊天,从他们的衣、食、住、行到上学、就业无所不谈。在夜晚的篝火旁,他和三明援疆干部与村民一起跳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欢声笑语响成一片。

  自从和朱昶凯结亲后,吐鲁逊·力亚斯一家每次进县城,都会到指挥部的办公室来坐坐,过年过节邀请援疆干部去家里做客。现在,吐鲁逊·力亚斯已识得不少茶叶的品种,他会得意地拿出来待客,说这是自己亲戚从福建带来的好茶。

   十年耕耘,漫漫黄土坡上早已草木葱茏,巷道两边的果树早已硕果累累。春去秋来,黄墙红顶的院落早已脱去初落成时的突兀,隐没于绿荫环绕里,炊烟袅袅中鸡犬相闻,一派世外桃源的田园风光。过去叫作“加尔苏瓦提村”的定居点,如今已正式更名为“闽玛生态村”。闽玛生态村黄墙红顶的院落在土地上扎了根,现如今,闽玛两地人民间的友谊也在闽玛生态村的牧民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特色产业筑起致富梦

  援疆三年,朱昶凯带领三明援疆指挥部干部,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升级”“南果北种”“南稻北种”等特色农业,帮助玛纳斯县农民增收致富。

  朱昶凯到了玛纳斯县以后,并没有因为引种食用菌项目是前期工作组遗留的就忽视它,他认为这个产业非常有前途,是增加就业、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朱昶凯带领工作团队着力促进这个项目的产业升级,采取各种办法提高菇农精细化种植技术和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水平。2017年8月,在朱昶凯的推动下,在玛纳斯县包家店镇成立了福建·昌吉食用菌实训基地。为了把三明食用菌产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引进到玛纳斯县,他先是“请进来”,请福建省有关食用菌专家为当地的农牧民授课,同时还“走出去”,安排食用菌种植大户和专技人员到三明接受培训。

  他和技术员经常走村入户,穿行在一个个菇棚里,察看菌菇的生长情况。去年夏天,因为家事和工作在闽玛两地之间奔忙,身心俱疲的他病倒了,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和医生商量,把打点滴的时间安排在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有时白天工作太忙,顾不上打针,就只能晚上去医院。即便这样他也放心不下那些蘑菇,在产菇的关键期,他常常是打完针就匆匆赶往种植户的菇棚。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推动下,玛纳斯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上了新台阶,已成为农牧民增收、就业的重要途径。2018年,玛纳斯县食用菌种植规模达900万袋,实现产值9300万元。现在玛纳斯县的食用菌品种有双孢菇、平菇、茶树菇、黄金菇,其中双孢菇生产已位居新疆前列。

  在三明指挥部办公室的工作风采展示墙上,有一张朱昶凯在温室大棚内查看一株株绿色苗木的照片,那是玛纳斯心连心公司大棚内引种的百香果。这是朱昶凯和他的团队正在推进的“南果北种”项目。2018年,在玛纳斯心连心公司大棚内试种百香果成功,186平方米的土地上当年结果3000多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今年开始,朱昶凯和他的团队在玛纳斯成功培育百香果苗,并开始在全县大范围推广种植,大棚、大田、庭院等全面铺开,为今后百香果在北疆地区大面积种植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朱昶凯接着又说,另外我们还有“南稻北种”项目。玛纳斯县的广东地乡和旱卡子滩乡都有种植水稻的传统。目前由福建农业专家设计,水稻种植专家负责技术指导,正在旱卡子滩乡实施300亩水稻土壤改良增收工程,如今已试种植十几个新品种。他们引进资金支持当地水稻种植合作社打造绿色及有机大米品牌,推广到江苏、浙江、上海去销售,现在已成功注册了“天山碎玉”米的商标,为玛纳斯县大米销售创造了条件。

  不论是“食用菌产业”,还是“南果北种”“南稻北种”,朱昶凯和三明援疆指挥部的干部始终把带领农民增收致富作为自己的使命,不谋一时之功,但求持续发展。他们已经在玛纳斯县这片沃土播下了致富的种子,扎下了希望的根,在朱昶凯和一批批援疆干部的不懈努力下,这些种子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福荫玛纳斯县的广大百姓。

  家国难两全

  三明第七批援疆工作队是凝聚力很强的一个团队,作为这个团队的领头人,朱昶凯的人格魅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朱昶凯关心帮助他人从来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三明指挥部就像是一个家,温暖着每一个人,他知道每一个援疆人身后都有一份牵挂的爱,一份舍弃的痛,他自己也深切体会着家国不能两全的无奈。

  在来援疆之前,组织部门曾征求他个人意见说:“你两个孩子都比较小,特别是小儿子才一周多,援疆三年,家里会不会有困难?”他回答说:“家里的困难我们自己克服!”可没想到的是,2018年9月,六十多岁身体还算康健的父亲突然病逝。他的家庭生活秩序被彻底打乱了。父亲从发现患癌症到去世仅三四个月的时间,他什么都来不及做,就失去了为父尽孝的机会。他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时,正有一项重要的接待任务,本想把接待工作安排好就赶回去,可当天晚上还在工作时,就突然接到电话说父亲已经去世。他一时没忍住,当场就失声痛哭。

  一向性格开朗的母亲又因父亲去世而患上了抑郁症,也住进了医院。一时间家里简直乱了套,当妻子抱着得了肺炎又不慎摔伤的小儿子,在电话那头无助哭泣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他却无能为力。

  不再会有一个地方、一段岁月让他们如此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国家的责任,并且把自己做的每件事都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在天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处处烙下援疆干部的印迹,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自己的爱心把新疆各族人民与祖国紧紧连在一起。

  朱昶凯说:“援疆虽有遗憾,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我的父亲曾是军人,驻守海岛保家卫国的经历,是他一生的骄傲。援疆对我来说也会是一生的骄傲!”(作者:邓芳)

+1
【纠错】 责任编辑: 责任编辑:董志涛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中国彩灯节在莫斯科开幕
中国彩灯节在莫斯科开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飞瞰大凉山雪景
飞瞰大凉山雪景
昔日旧厂房 今日“网红”地
昔日旧厂房 今日“网红”地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356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