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致敬!各行各业的“守护神”
2020-05-02 08:16:08 来源: 解放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大金空调首席技师陆忠明:“钳手匠心”守护

        让企业“免疫力”更强

        闵行区申富路318号,世界知名空调制造商大金空调(上海)公司的所在地。面对疫情,这家外企12条空调内外机生产线早已全负荷运转。

        大金空调之所以能够迅速复产,离不开企业的明星员工——大金空调(上海)公司首席技师陆忠明。他不是空调的生产者,而是空调生产设备的“守护神”,负责着全厂1500多套生产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

        面对疫情主动请战

        在陆忠明眼里,车间内的机器就像自己的孩子,每天要问候好几圈。记者见到陆忠明时,他正带领团队在车间内维护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一台机械臂。

        “这段时间工作节奏已经恢复正常,不用像2月初刚复工那会‘白加黑’地干了。”2月10日,接到上海企业可以复工的消息后,陆忠明坐不住了,“我们必须赶在复工前把设备全部维修好,否则即使复工了产线也转不起来。”企业当即向莘庄工业区和闵行区申请,很快陆忠明带领在沪的20人团队“全副武装”进厂,戴着口罩每天工作近20小时。

        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千余套设备维修,背后是这位技术能手“钳手匠心”的故事。外界不知道的是,在陆忠明来厂之前,这个忙碌的厂区内生产空调的机床零部件,高度依赖进口。这一切,随着陆忠明的到来发生了改变。不少设备在陆忠明手中逐渐国产化,而这也让设备维护变得更主动、效率更高,在疫情来临时,让企业有更强的“免疫力”。

        从维护工到发明家

        20年前,陆忠明从一家国企自主应聘到大金空调。面对全新的环境,日本全进口的机床,好学性格使陆忠明充满好奇。每次日本技术人员前来维修时,他总是在一旁暗暗记下操作流程,反复去推敲。在此基础上,陆忠明更进一步,开始全面负责机床设备的保养维护。短短三年后,公司便打破惯例,不再要求日方技术人员前来维护,而是改由陆师傅和其团队全权负责。

        当时,陆忠明虽然已经能够熟练进行机床保养,但机床内的零部件还依旧由日方提供。陆忠明说,“这些零部件由于需要日方定制,所以价格贵、流程长,往往一次购买就要等上大半年,多次影响工厂的正常生产。”

        于是,原本只是维修工的陆忠明走上了“发明家”之路。短短几年,他不但攻克了空调制造关键部件折弯机新机种的改造,更是完成进口部品国产化自主研发18项,如精密螺纹夹模、高精密涨管头、弯管芯轴等,为公司节约经费480万元。

        像空调一样奉献冷暖

        在车间内,陆忠明向记者展示了最近他最骄傲的一项改进发明。他说,之前的空调热交换器生产线上,喇叭口治具由于设计问题经常“掉链子”,全年报废的产品价值70多万元,影响正常生产高达2400分钟。2019年,陆忠明对该部件进行了全新设计,部件的硬度、精度大大提升。去年更换的部件至今没有一次宕机,效率的提升可为企业每年增加产值3500万元。

        2014年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后,陆忠明毫无保留地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带徒25人,在近3年的行业技能比武中2人荣获中国地区冠军,连续3年在公司机械、电气技能比武中荣获6个冠军。

        在陆忠明心里,工匠精神在于奉献,可以像空调一样奉献冷暖,奉献一生的时间与智慧。

        从“跟跑”到“并跑”上海地铁信号总监张郁仍在奔跑不止

        保障城市“动脉”安全畅通

        “五一”假期,上海地铁16号线增能,2号线、10号线增加执行周五、周六延时运营。在庞大复杂的地铁网络背后,一丝一毫的调整,都与通号系统密不可分。

        所谓通号,即通信信号。其重要性,正如神经系统之于人。车载系统设备817套、轨道电路4731段……以张郁为代表的上海地铁维护技术人员,如手持手术刀的神经科医生,不分昼夜地在这张复杂的地铁神经网络上忙碌,保障着城市“动脉”安全畅通地运行。

        目前,上海地铁运营里程数达到70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全网17条线路、415座车站、近6000辆列车、最高1329万人次的日均客流,承担着城市超过66%的公共交通运量。张郁深感,传统的方式已无法适应上海地铁的发展速度,必须要走出一条数字化、智慧化的新路子。2019年,由他牵头的“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正式上线。投用后,上海地铁普通故障发生率和平均修复时间均有所下降,平均维护周期从5天延长至15天,运维成本降低近20%。

        如何保证地铁超大规模网络的维护?为解答这个新课题,张郁投入到“上海轨道交通集控大楼网络化运营平台”的建设中。平台作为一个超级“数据中心”,下连全路网车站信息,采用“云技术”,真正实现了“一网统管”。“如今,不仅运营网络化,设备也实现了网络化。原先通信要经过三个层级,现在省却了中间一层,对设备的管控力度更强,指挥效率也更高。”

        今年,上海地铁承担着新线建设以及老线改造多项任务。作为从设计、建设,到运营全程参与的一分子,通号专业人员不可或缺。其中,16号线更是刷新了新车调试97天即上线的最短纪录。在疫情的“倒逼”之下,张郁加快了地铁称重测试的探索。“原理是通过传感装置测算出列车人数以及满载率,将相关数据传送至上海地铁APP上。与原先根据进站客流测算的方式相比,称重方式提供的信息更为即时精准。”

        通号一直在迭代,一直在更新。如今,经历从有线到无线传输的发展阶段后,张郁正致力于车车通信测试。“这是通信的最高理念。简单来说,列车行进过程中,如果看到前面有一辆车,不需要通过中间方进行联通,而是直接实现与车通信。”

        “我们正经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时代。”张郁对记者说,“前方已没有模板可循,我们要做的,就是思考不停,奔跑不止。”

        虽是节日,复旦宿管组长石雅萍一天三趟全楼查寝雷打不动

        守护一栋楼里唯一的学生

        五一劳动节,9时,复旦大学任重书院七号楼走廊里,穿着一身橙色工作服的宿管阿姨石雅萍,正挨间查寝,手里的2楼管理钥匙板上,挂着28把亮锃锃的房门钥匙,随着她的脚步碰撞出声,安静楼道里格外清脆。

        在疫情当下,学校还未完全返校复学之际,整栋宿舍楼,只有一名学生。可石阿姨的一天三趟全楼查寝雷打不动。“这里就是学生的第二个家,现在特殊时期,在家的我们要照顾好,不在家的,我们也照看好。”戴着口罩的石阿姨眼睛弯弯,说起学生,满眼都是笑。

        走到206室门口,“同学,安全检查啦。”石雅萍轻轻敲门。“阿姨,你来啦。”随着门打开,文博专业大二学生卓霓笑着把石阿姨让进了屋。

        这位河南姑娘,是目前整栋楼里唯一在宿的学生。原来刚放寒假时,她忙着兼职,原定除夕那天坐高铁回家,后来随着疫情形势变化没能成行。从1月到现在,每次值班,石雅萍总要早、中、晚三次来跟小姑娘聊聊天,给她测量体温,确认她一切安好。

        出了206室,没有人住的寝室,石阿姨依然是依次开门进去检查。进门看一看地面,扫一眼桌面,推一推窗户关紧了没,伸手摸摸墙上的电源总开关是否完全关闭。一间间,一层层,石雅萍却没觉得单调重复,“越是特殊时期,越要上紧弦。哪怕只有一名同学在,也要百分百负责任。”

        “本来以为寒假一个月,现在已经三个月没见同学们了,还怪想的。”石阿姨说。

        “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石雅萍上白班。规定8时正式上班,可她7时20分就已经到了。

        清早开始,骑着那辆红色自行车,石阿姨在几栋宿舍楼间奔波,忙到11时30分才坐下来吃饭。为了不离岗,她自己带的饭,可以坐在值班室吃。

        打开饭盒,石雅萍笑了。油面筋塞肉、红烧带鱼、卷心菜炒油豆腐……家属给准备的午饭很丰盛。小长假第一天,她想多查查多走走,晚饭不回家吃了。(记者 刘锟 彭德倩 束涵)

        原标题:忙碌不歇,在这个劳动者的节日,他们依旧奉献着时间与智慧

        致敬!各行各业的“守护神”

+1
【纠错】 责任编辑: 吴一航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三峡水库持续腾库防汛
三峡水库持续腾库防汛
乐享“五一”假期
乐享“五一”假期
伦敦亮灯致敬医护人员
伦敦亮灯致敬医护人员
北京:博物馆陆续恢复开放
北京:博物馆陆续恢复开放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9024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