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沪衡山路:婆娑的梧桐树影抖落 百年繁华旧梦
2017-10-06 09:55:56 来源: 解放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摄影 任国强 制图 张继

  对于一个初次踏入衡山路的漫步者而言,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或许是路两旁绿荫遮天的梧桐树,或许是镂空铁栅栏内幽静的花园洋房。

  于我,却是路南端的徐家汇公园。在这里,衡山路展现出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一面。工作日的傍晚或是周末的午后,这里就成了附近居民休闲的去处。老阿姨带着孩子在水边嬉戏,三口之家在步道上有说有笑,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穿梭其间。

  (一)

  直到本世纪初,这片绿地还是中国唱片厂和大中华橡胶厂的厂址。工厂搬走后,在寸土寸金的徐家汇商圈边,拔地而起的并不是高楼大厦,而是这个与民众生活更贴近的口袋公园。

  公园建成时,唱片厂的小红楼和橡胶厂的烟囱被保留下来。小红楼的前身是东方百代唱片公司,这里建起过上海第一座录音棚,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不少重量级的人物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

  《天涯歌女》、《四季歌》、《玫瑰玫瑰我爱你》……多少家喻户晓的歌曲在这里灌制成唱片。周璇、白虹、姚莉……多少耳熟能详的声音从这里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聂耳曾在这里担任过音乐部主任,并在此创作出了《大路歌》、《毕业歌》等著名歌曲。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时,聂耳虽已身在日本,但该曲的第一版录音正是在小红楼内完成的。

  小红楼建于1921年。5年后,橡胶厂的烟囱在东南角竖立起来,滚滚浓烟伴着悠扬的歌声。一个引领了中国唱片业的辉煌,一个见证了中国橡胶工业的发展,两者都成了历史,但两者在此共存近百年,最后作为公园内的人文地标,继续发挥着余热。

  (二)

  在上海人的记忆中,衡山路曾经有过一段异常热闹的日子。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说起上海的酒吧街,没有人会不提到衡山路。鼎盛时期,整条路上167户商家中,酒吧就占了近100家。

  华灯初上时,道路两旁满是红色的遮阳伞、连片的桌椅与鲜艳的广告灯箱。但是,就像路旁的梧桐树在盛夏之后总会凋零,衡山路的热闹也在盛极之后转向衰落。

  一位见证了整个过程的亲历者说,衡山路安静下来了,但是气魄还在。在他眼里,这种所谓的“衰落”,放在衡山路身上,更有一种中世纪冷兵器时代古堡骑士的尊严。

  这种尊严来自于时光的积淀。1922年建成时,这条2.3公里长的马路还叫贝当路,转眼间,时光已近百年。

  夏秋交替的时节,站在徐家汇公园的西北角,目光顺着衡山路朝北望去,只见路两旁枝繁叶茂的梧桐,用巨大的树冠搭建出的穹顶。这些看起来并不粗壮的树,其实蕴含着与它们的外表不一致的历史厚重感。

  路建起来的时候,树就被栽种下去了。近百年过去了,路见证过的历史,树也一同见证过。有心人数过,衡山路上的法国梧桐是460棵。它们就像460个记录者,在婆娑的树影间,抖落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繁华旧梦,也映衬着新时代的繁花锦簇。

  (三)

  漫步衡山路,时常感觉,一脚进一脚出之间,就跨越了两个时代。从衡山路地铁站出来,一家造型奇异的高档酒店映入眼帘,奔放、前卫,富有现代感的艺术气息迎面扑来。

  往南边走上几步,过了高安路,一抬头,看见的是西湖公寓那墨绿色的外墙。楼外的青石标牌上,记录着这幢建于1928年、原名华盛顿公寓的老房子的历史。更叫人欣喜的是,抬头低首间,你还能感受到老房子里传出的真实生活气息,或是带水的食物倒进沸油里的爆响,或是晾衣杆上晒着的衬衣和袜子。

  如果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走进凯文咖啡厅,点一杯咖啡,就能待上一个下午,或是聊天,或是看书。或者大可以发呆,身处其中,本就触目皆是历史。咖啡厅本身已经开了二十多年,凯文公寓的历史则要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

  听着服务员讲述老房子的过往,透过落地玻璃窗看着衡山路上川流不息的汽车,抬头望见对面同样年岁的衡山宾馆的橱窗里透出的昏黄色的灯光。若是在一个烟雨天,朦胧的雾气与昏暗的树荫中,恍惚间,你似乎看到飞驰的汽车变成了慢悠悠的老爷车,那时的衡山宾馆还叫毕卡第公寓,旧时代的高级白领们在门前往来穿梭。

  窗外的马路边,一个大叔扛着相机,对着老旧的公寓、高耸的烟囱、斑驳的梧桐按下快门,“咔嚓”,保存下的尽是百年的历史。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硕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诺贝尔文学奖揭晓
秋雨卷珠帘
秋雨卷珠帘
三峡大坝开闸腾库
三峡大坝开闸腾库
国庆假日里的C919“美容师”
国庆假日里的C919“美容师”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30913666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