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夫旧影。(资料图片)
享誉华文诗坛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3月19日病逝台北,享年90岁。自16岁开始写诗,洛夫就醉心创作、笔耕不辍。2001年出版3000行长诗《漂木》反思人生历程;今年3月3日,发表了最新作品《昨日之蛇》。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洛夫经常返回大陆寻根、探亲、讲学、交流、办展。回首洛夫一生,可以看到他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了他的主张“生命的价值不能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只要心中有诗有爱,瞬间即是永恒”。
洛夫原名莫洛夫,1928年出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赴台,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英文系,曾在东吴大学执教多年。1954年,他与张默、痖弦组成《创世纪》诗社,在台湾发行同名诗刊,与《蓝星》《现代诗》三足鼎立,对台湾现代诗影响深远。
洛夫著作甚丰,出版过《灵河》、《外外集》、《时间之伤》《因为风的缘故》《漂木》等大量诗集、散文以及译作。作为台湾现代诗重要的开拓者,洛夫早期诗作受存在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影响,节奏明快,语言奇诡。后期诗风蜕变,作品表现手法魔幻,因而被誉为“诗魔”。近年洛夫的诗风由“魔”入“禅”,通过诗将西方超现实主义与东方禅宗思想贯通,开辟崭新境界,近作《唐诗解构》、《昨日之蛇》即是明证。
在评述自己的诗歌创作经历时,洛夫曾表示,“小学时代学习背诵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学经典,青年时代希望有所突破,因此又学习了大量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但是我不久发现它晦涩难懂,又回过头重新审视和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学经典,流连在‘那个烟雨朦胧的埠头’,最后完成了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古典的升华。”
洛夫诗歌研究专家、元智大学中语系副教授李翠瑛表示,洛夫以白话文的表现形式,意境与内涵却直达古典诗歌的高度,从西方超现实的影子走出,进入东方禅境的深谧境界,融铸古今、横贯中西,只有洛夫有大师气度。
诗人罗智成形容洛夫是“意象的魔术师”。他认为,读洛夫的诗有门坎,因此他的读者多为创作者。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廖咸浩说,洛夫以强烈自我风格著称,语言有很强的力道,“会重重打在心头上。”
曾担任《创世纪》主编的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主任须文蔚说,洛夫的古典抒情与离散情怀,才是他最深沉的部分。须文蔚说,台湾长期处于对立氛围,让洛夫写出长诗《漂木》,他相信,“漂木着岸,洛夫的诗早已扎根在台湾的土地上。”(记者 吴亚明 孙立极)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