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就“中国餐厅上不了米其林指南重要吗”,豆瓣网友开始了一场舌战,火药味之足不输“厨王争霸”。
中国人常说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五千年文化不仅孕育出著名的“八大菜系”,更滋养着中国人对生活的独特态度。一家围坐,独自小酌都是风情;家常便饭,珍馐美味皆是人生。中国菜好不好吃?这根本不是问题。然而如此精彩的中国菜,需不需要米其林指南来认可点评,倒还真值得讨论一二。
所谓“米其林指南”,源起同名轮胎公司的营销策略,是为了鼓励人们多开车,而推出的一套“自驾游”餐厅推荐手册。从其评星指标看,虽说也涵盖了摆盘、菜品、服务等综合因素,但总体还是围绕西方饮食文化和审美标准而来。中国人的烹饪手法和如云美食,在这套框架中多半无从索骥,而老饕们津津乐道心心念念的私厨排档“苍蝇小馆”,按该模式恐怕更是排不上号。对于连串串、煎饼都可以拍出几季纪录片的“舌尖上的中国”来说,米其林指南再厚,也太死板太单薄太苍白。
对于上不上米其林指南的纠结,其实反映出一种复杂心态,那就是日益走向世界的中国,到底要不要以“洋标准”“洋荣誉”来认可认证?很长时间以来,中国社会似乎形成了这样的心理惯性,文艺作品总得在国外拿奖才称得上“高级”,科研著作总要发SCI才算得上成功……仿佛没有得到国外标准盖章,再优质的东西也上不了台面,入不了主流。不可否认,国外一些评定准则经过不断发展确实完备,但并不应成为我们衡量好坏的唯一指标。过去,我们发展落后,以“达标”作为赶超动力;如今,中国不仅在众多领域实现超越,还有了自己的标准输出,再迷信西方那一套,甚至在饮食文化之类烟火气十足的领域都妄自菲薄、削足适履,就着实有些可笑了。
中国拥抱世界,一路上必然会遇到很多“标准”,但我们既需要博采众长,择优而用的智慧,也要有肯定自我,自信不疑的姿态。炸酱面可口,为什么非要加上芝士用刀叉吃呢?(郑宇飞)
-
新华网评:亚洲需要文明自信
增强文明自信,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不断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亚洲文明之花必将绚丽绽放,人类文明的光芒必将熠熠生辉。2019-05-15 17:41:07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