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虽已落幕,但关于高考试题的话题却热度不减。今年高考上海语文试卷的作文题也在网上引发了不少热议,该作文题材料写道:“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一题目启迪人们,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音乐领域相互碰撞、融合,乃至讲求“跨界”的背景下,要始终不忘展现“中国味”,更多地去发掘与认识中国音乐,守护与传承民族音乐。
从古至今,音乐都起着教化大众、净化心灵的重要作用。对此,孔子曾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管子也有云:“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在当代,世界各地的音乐更是以多种姿态、多种形式、多种风格呈现在人们面前,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一种常见的艺术形式。其中,音乐类电视综艺节目作为集视觉与听觉于一体、更具传播层面优势的大众化音乐载体,能够辐射到更多年龄层面的观众,尤其是能对青少年群体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更应发挥其题中应有之义,真正带动起良好积极的宣传影响,为弘扬“中国味”的民族音乐和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份贡献。
近来,风靡电视圈的音乐类综艺节目《歌手2019》和《声入人心》就是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其在兼具商业效应、娱乐大众作用的同时,使音乐表演融入民族文化元素和传统艺术形式,反映了部分音乐人对民族文化的守正与创新。《歌手2019》总决赛上,歌手龚琳娜携手京剧艺术家王珮瑜、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共同演唱了一首集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及西方古典音乐于一体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垓下歌》《六州歌头》,囊括我国古典文学、民族音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以专业功底和震撼的演唱为观众充分展现了“中国味”音乐。
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声入人心》及其同名音乐会全国巡演也是今年以来的文化热点。《声入人心》以深耕古典音乐、严肃音乐闻名,着重向观众展示美声、歌剧、音乐剧等西方音乐元素。但与此同时,其中的部分演唱成员也保持着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坚守,在以西方元素占主导的音乐演绎中突出重围,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云南民歌《猜调》、湖南民歌《浏阳河》、江苏民歌《采红菱》、土家族民歌《龙船调》以及越剧《梁祝化蝶》等,都在节目当中有重点展现,为观众带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鲜能听到的民族调调和传统戏曲。这些都激发了观众对民歌和传统戏剧形式的兴趣,使民族音乐元素从一众美声、音乐剧演唱中脱颖而出。
歌者以自身对民族音乐和优秀传统艺术的观照,将本土元素更多地带入当下大众化、娱乐化的音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观众对音乐类综艺节目的固有印象和认知。对文艺工作者而言,在文化市场越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守住“中国味”,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是不断思索与探究的重要问题。虽然在当下,一部分人更为看重节目制作所能带来的市场和流量,但在迎合市场需求的同时,我们不应丢掉民族的、传统的内容,应在大众化、快节奏的文化背景和传媒发展趋势下,更多地融入原汁原味的中国本土艺术元素,从而向大众普及民族音乐和传统艺术精华。期望令观众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宣传效应的音乐类综艺节目肩负起守护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本土经典的重任。(作者:于溟跃,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评论》编辑)
-
文化走出去须注重“互联网+中国元素”
文化产品是可以跨越文明之间的边界、达到文化价值与产业价值统一的。2019-06-12 09:04:53
-
新华网评:为传统文化注入时尚元素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如何让以传统节日为载体的传统文化契合现代需求,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在今天成为值得我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问题。2019-06-08 15:49:32
-
新华网评:保护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那些散布在全国各地、城市乡村的古代建筑、历史文物,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庚续不绝的厚重基因。它们是历史的见证、文明的标志,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2019-06-08 15:23:14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