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11月19日电(记者张晓龙)通过连续3年考古发掘,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和新疆的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古城内,发现一座配备“地暖”系统的古代浴场遗址。
负责发掘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主任魏坚教授介绍,这座浴场遗址位于古城东北部,总面积约400平方米。浴场结构是半地穴式,分上下两层空间:下层基础部分位于原地表之下,作为烟道和供热的基础建筑空间;上层建筑基本位于原地表之上,是人们洗浴、活动场所。
魏坚说,下层空间内一根根用砖砌而成的支撑柱起到“支架”作用,将浴场分成了上下两层封闭式空间。顶部封闭后就形成浴场的下层封闭式空间,构建出浴场地下供热系统——在炉灶烧水、取暖时燃烧出的烟火,可进入下层空间,并在支撑柱间流动,隔着一层地板,为上层空间提供“地热”。
考古工作者认为,这种类似“地暖”的供热系统有明显古罗马风格。魏坚说:“罗马式浴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这种‘挑空式地热系统’,它能有效保障浴场内温度。”
此外,罗马式浴场整体多采用轴线对称布局方式,用来彰显浴场的宏伟和华丽。这一特点在新发现的浴场遗址中也有所体现。
考古工作者将新发现的浴场分为三大功能区:东边是进出口分置的门厅区,北面有供水、供热和排水工作区,洗浴区平面上近似一个正方形,中心是八边形大厅,大厅外缘依次分布8间小房间。据分析,这些小房间包括热水室、温水室、更衣室、冷水室和桑拿室。
历史上,罗马式浴场从地中海沿岸向四周扩散,西至西班牙、东至两河流域、北至英国、南至北非,均发现有罗马式浴场的分布。
浴场建筑有古罗马风格,但它的装修风格却很“中式”。浴场墙面墨线绘制的花卉等装饰彩绘、遗址出土的陶壶、陶盆和方砖等遗物,都有明显中原和本地特征。
浴场遗址所在的唐朝墩古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上半叶的唐代早期。考古工作者根据出土文物和碳十四测年结果确定这座浴场遗址最初营建于高昌回鹘时期,至蒙元时期曾被改建沿用。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