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查清排污底数 推进黄河流域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逾300人徒步排查确保入河排污口一个不漏
生态环境部近期组织逾300人在黄河上游一级干流湟水河、黄河干流甘肃段进行人工徒步大排查。要通过排查,把向黄河排污的口子找出来,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底数,推进黄河流域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河道断流、大水漫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生态问题确实不容小觑。但当看到生态环境部排查人员沿着黄河岸线将一个个排污口全部找出来,特别是有些排污口还在汩汩冒着污水时,会发现黄河的水污染问题同样不能忽视。
从8月24日开始的一周时间里,生态环境部组织逾300人在黄河上游一级干流湟水河、黄河干流甘肃段进行人工徒步大排查。按照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的说法,就是要通过排查,把向黄河排污的口子找出来,全面摸清入河排污口底数,推进黄河流域精准、科学、依法治污。
全程参与调研和排查的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华南所)专家胡立才则表示,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污水直排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结合目前正在编制的重点流域水生态环保“十四五”规划,华南所环境应急技术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虢清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正在进行的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将为“十四五”规划编制提供更加翔实的基础信息。
逾300人参加现场徒步排查
8月24日,由生态环境部组织的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第一批试点地区现场“拉网式”排查,在青海、甘肃两省的6市(州)同时启动。85个现场小组,每组3个人,负责3至7公里的黄河岸线,用7天左右时间,现场徒步走一遍,把所有排污口登记入册。
8月25日早晨8点30分,《法治日报》记者跟随由张峰任组长的西宁现场排查21组准时从住地出发。21组的任务是对前期无人机航测发现的疑似排污口进行实地核实。
根据手机App定位,21组首先到的是位于西宁城郊的一个疑似排污点位。一到现场,张峰等人傻眼了。眼睁睁地看着泄洪渠的一侧确实有个口子,但因沟太深、太陡,排查人员根本下不去。当地生态环境部门帮忙找来一条粗绳索,一头有人在岸上拽住绳索,另一头排查人员拉着绳索下去,对疑似点位进行拍照、定位、现场描述,然后上传至排查App系统,这个口子的排查才算完成。
现场排查的20组也遇到了同样难题。这一天20组的任务是排查火烧沟的疑似排污口。《法治日报》记者在跟随20组现场排查时发现,火烧沟深度足足有几十米,基本上是直上直下。20组组长李榕决定徒步走到沟的另一侧拍照定位。在这样的情形下,20组仍新发现了4个口子。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在甘肃、青海以及山西三省的黄河干流甘肃段、湟水河、汾河等河段启动了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试点,目的是摸清黄河流域入河排污的特点规律,建立适用黄河流域的排查模式方法。
在现场排查前,甘肃、青海两省的兰州、白银、临夏,西宁、海东、海北等6个市(州)2564公里岸线、3527平方公里范围,已经全部完成了无人机航测及图像解译。通过图像解译,最终确认了5000个疑似排污点位以及重点、敏感位置。在这次现场排查中,生态环境部共组织300人组成85个现场组对这5000个点位逐一进行现场核实。
“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是整个黄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的第一步,也是打基础的一步;排查要确保‘有口皆查’,不放掉任何一个排污口。”在8月24日召开的现场排查启动会上,翟青指出,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要弄清“入河排污口有多少、排到哪里、谁在排、排的是什么。”通过排查彻底摸清黄河排污口底数,为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打基础,最终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
非“正经”排污口风险更大
在青海排查现场,《法治日报》记者发现,仅凭人力有时候很难准确界定排污口信息。这时候,就要借助无人机、无人船、红外声呐和探地雷达等高科技手段。
8月25日下午,在湟水河边,由胡立才等几位专家组成的攻坚组沿湟水河勘查,突然闻到一股股的异味。胡立才判断,附近应该有排污口。通过探地雷达发现,确实有排污口。走近岸边再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在相隔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有两个生活直排口。现场快速检测发现,两个直排口排出的生活污水都处在超标状态。
当天,胡立才所带领的攻坚组通过排查还发现,有的入河沟渠里漂浮着垃圾、杂物。胡立才说,一些垃圾通常都是在旱季积存下来的,到了雨季随着雨水被冲进河里。据他介绍,汛期来临时,部分河段监测断面水质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旱季岸边、河道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到雨季被冲刷入河中导致河水水质下降。
一位排查人员还向《法治日报》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多年前,黄河岸边某城市曾有群众反映喝的水里有异味。但是,对自来水厂及管线反复排查,就是找不到原因,最后请来嗅辨师,沿着水源追踪发现是上游河道在冬天里堆积了大量垃圾、废水,到了汛期开闸被冲刷到下游地区所致。
虢清伟解释说,入河排污问题与城乡基础建设、河流环境管理都息息相关,城乡基础设施不足、污水收集与处理不到位都会直接反映到入河排污上,也就会影响河流水质和群众饮水安全。
“从以前发生的几次污染事故来看,真正造成环境突发事件甚至污染事故的口子都是不‘正经’的排污口。”据虢清伟介绍,真正由排污口造成的大的突发环境事件并不多。原因在于,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生产单位,对登记在册的排污口的监管相对规范、严格,而那些并不是经过正规审批设置的口子潜藏的风险隐患更大。
“这些口子包括一些通河闸口、泄洪沟、雨洪口等,虽然不是审批设置的排污口,但却实实在在地在排污,甚至个别单位还存在借雨排污的现象。”华南所专家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生态环境部之所以要求“有口皆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此。对这些没有登记在册的口子必须进行分类管理,因“口”施策,才能将隐藏的环境风险降至最低,最大程度保护黄河水生态环境安全。
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定位
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除了生态脆弱,黄河的水污染形势也必须引起重视,今年6月发布的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黄河干流仍属于轻度污染。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黄河流域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结构性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有关研究表明,黄河流域主要纳污河段以约37%的纳污能力承载了全流域超过91%的入河污染负荷,尤其是城市河段入河污染物超载情况严重。
从渤海到长江再到黄河,针对排污口排查,生态环境部提出,以水定岸,从水里看岸上,只要是向黄河排污的口子就要找出来。排查宁愿多一点时间,也要确保质量和效果,“有口皆查”,不放掉任何一个排污口,把对黄河造成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
眼下,重点流域水生态环保“十四五”规划正在编制中。生态环境部提出“十四五”水环境保护的目标,就是要在改善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水资源保护,更加注重“人水和谐”。虢清伟说,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当务之急的就是要了解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确定针对性措施和可操作、可落实的目标任务。
虢清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既是一个关键性的基础问题,也是做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的一个根本环节。“各地排污总量是有的,但是,谁在排,排的是什么并不清楚。”目前,黄河登记在册的排污口仅包括工业废水、集中污水处理设施排水及其混合废污水三类,但实际上向江河湖海排污的口子远不止这三类。排污数与河流实际纳污数对不上,而只有真正摸清排污口底数,建立档案,真正知晓问题及成因,开展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才能有效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据生态环境部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黄河入河排污口在完成“无人机航测、现场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核查”三级排查后,将把排污口移交地方进行监测、溯源和整治。开展黄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就是要确保黄河“一江清水向东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记者 郄建荣)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