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座海岛的“三色”——福建东山走笔
2020-06-28 15:37:5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福州6月28日电 题:一座海岛的“三色”——福建东山走笔

  新华社记者涂洪长、董建国、秦宏

  6月的东山县天朗气清,一派碧海银滩、绿树成荫的海岛风情。70年前,南下干部谷文昌来这里任职县委书记时,东山还是一片不毛之地。今日东山,红色精神历久弥新,风沙扑面的景象早已走进历史,海边郁郁葱葱的木麻黄蜿蜒如带,靠海吃海的老传统变出了新花样,越来越多渔民吃上了旅游饭……红、绿、蓝“三色”成为东山可持续发展的主色调。

  红色精神跨越时空

  闽南东山,是全国第六、福建第二大海岛县。

  在东山县的赤山林场,坐落着老书记谷文昌的陵墓,墓前放着一个刻有“谷公——人民敬仰”的花岗岩香炉,来自省内外的瞻仰者络绎不绝。

  新中国成立前,东山岛生态脆弱、风沙肆虐,谷文昌以“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决心,带领东山人民“上战秃头山、下战飞沙滩”,靠苦干实干改善了生态、拔掉了穷根。

  有感于谷文昌的功绩和精神,东山老百姓自发形成了清明时“先敬谷公、后拜祖宗”的新习俗,迄今已相沿30多年。

  走在东山岛上,能感觉到谷文昌的精神不仅没有走远,反而历久弥新——

  在康美镇铜钵村,有一座寡妇村纪念馆,记录下了谷文昌在特殊年代的勇于担当:顶着压力把当年被称作“敌伪家属”的群众改称为“兵灾家属”,实现了“一项德政得十万民心”。如今,纪念馆已经成为海峡两岸重要的民间文化交流基地。

  在南门湾铜陵镇,当地居民曾深受台风、大浪之苦,20世纪60年代,谷文昌带领群众在此修建起了一公里长的防潮堤,至今仍发挥重要作用。如今,大海、长堤、古镇的结合,让这里成了知名网红地,带动了当地餐饮、民宿的快速发展。

  东山县委书记洪泰伟说,谷文昌精神跨越时空,围绕谷文昌精神守护红色记忆、打造红色课堂,将成为东山的一张新名片。

  绿色屏障开花结果

  “富美全靠木麻黄,幸福不忘谷文昌。”走在东山岛上,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标语。

  木麻黄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当年谷文昌曾广泛引种各类树种,经过无数次失败的试验,最终让木麻黄在“无风一片白、有风地搬家”的岛上扎下根来。

  陈城镇山口村村支书陈学进说,从谷文昌种下成活的九棵树开始,现在村里的木麻黄已经大片成林,大家都把木麻黄当成“生命树”,年年种树、护树,山口也从原来的“乞丐村”变成了人均收入2万多元的小康村。

  经过几代东山人的努力,现在东山岛不仅在141公里长的海岸线筑起了“绿色长城”,还将全县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6.7%,一跃成为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曾经的不毛之地正在变成瓜果之乡。20世纪90年代,台商苏明家来到东山岛,在山口村风口位置的沙地上试种了200多亩台湾黑珍珠莲雾。如今,东山莲雾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种植基地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观光果园。

  蓝色经济推陈出新

  东山岛西北角的西港盐田,由谷文昌在1958年带领群众历时两年开垦而成。晒盐、捕鱼,都是东山人靠海吃海的传统产业,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东山人耕海牧渔也有了新的思路和实践。

  陈城镇岐下村是东山的老渔村,在长达数公里的“海田”中,一大片排列整齐的渔排网箱格外引人注目。

  “这种深水网箱深7米,是传统渔排网箱深度的两倍多,抗风浪性能好,可养殖出近似野生的鱼,比市场同类产品价格高出30%左右。”东山新合发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树茂说。

  东山县海洋渔业局局长何伟派介绍,以前东山县渔船多、近海捕捞多,现在当地网箱养殖多、鱼类产品加工厂多,远洋捕捞兴起,渔业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外向化、绿色化。

  岐下村有一处涨潮时淹没、退潮时露出海面的“鱼骨沙洲”,这两年借助网络传播而走红,高峰时一天吸引三四千名游客前来。

  岐下村村委会副主任陈细永说,现在村里捕鱼的工具小艇变成了“渡船”,年轻人用无人机为游客制作纪念视频,还有些渔民变成“渔家乐”大厨。去年这个新产业给村里带来200多万元收入。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笑冬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盛装起舞 好戏连台
盛装起舞 好戏连台
青海: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
青海:巧手绣香包 浓情迎端午
朱鹮栖息地以秦岭为中心向东亚扩展
朱鹮栖息地以秦岭为中心向东亚扩展
夏日古镇风光美
夏日古镇风光美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616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