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3月4日电(记者俞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很多人才意识到小小的口罩有多么重要,而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间不起眼的实验室里,陈钢进教授已经与口罩“死磕”了10多年。
他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驻极体及其应用实验室负责人。
2月10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要求省内15家服装生产企业转型生产口罩。随后,陈钢进获得特批通行权,进入学校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
实验室里,摆放着来自这些企业生产的口罩样品。
“口罩虽是一个小商品,但在材质、技术、标准上有特殊要求,这些转型企业中,虽然有些企业是纺织行业的龙头,但他们也是第一次生产口罩。”陈钢进说,“口罩的质量取决于所带电荷是否稳定,只有电荷稳定,才能更好地吸附和阻挡病毒、细菌。”
在实验室里,陈钢进要将口罩样品的过滤层拆下来进行充电,然后调试检验仪器,喷射气溶胶,检测充电后的过滤层,看其性能是否提高到规定的标准。“每个样品要做6次检测,全省同时具有充电设备和检测手段的实验室,只有我们一家。”他说。
作为浙江省轻工业品质量检验研究院的特约专家,陈钢进要为口罩质量把关。疫情暴发后,他第一时间撰写了对防护口罩生产、使用、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多份关于口罩关键材料及关键生产技术的说明,供相关行业企业和科研人员参考。此外,他还义务撰写了许多科普文章,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口罩的制作工艺、防护原理和储存使用方法等。
据了解,驻极体及其应用实验室从事的是非常“冷门”的物理学研究。“此前也有不少人建议我把产品技术转让出去,或者自己开公司,我对那些没兴趣,只希望把基础理论搞清楚,做些行业真正需要又能让社会获利的事情。”陈钢进说。
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