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新春走基层】七旬老太的“文化年”
2020-01-29 19:14:13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9日电 题:七旬老太的“文化年”

  新华社记者朱文哲

  红红的灯笼房前挂,吉祥的春联门上贴。春节期间,赵二兰和往常一样,每天都会坐在写字台前,认认真真地摘抄党员学习读本。

  赵二兰家住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今年整70岁,可她看上去就好像50刚过,精气神儿特别足。说到摘抄这件事,还得从她年轻的时候讲起。

  “我1975年就参加工作了,当时家在镇子下面的乌兰淖尔村,我是村妇女主任,但我就读过4个月的书,哪认识多少字啊。”赵二兰说,当年她认识的字加起来也就几百个。“我只认识村里一些人的名字,与工作相关的字能认识一些,工作能正常进行,可再多的字就不认得了。”

  后来,赵二兰开了一家小卖店,每天进货、登记、走流水,都得写字,她吃了不识字的亏。“就因为不识字,一个经常在店里赊账的人用假名字登记,我都没有发现。”赵二兰说。

  尽管识字不多,但赵二兰是一个爱学习的人。2000年她开始学习传统二人台小戏,和身边的朋友一起创办了独贵塔拉二人台艺术团,自创自演了许多节目。“尽管是民间艺术团,但我们团能演戏、说快板、唱三句半,我也能参与创作,可就是不会写字。”赵二兰讲道,“有人说,你这么大岁数不识字也没什么,但我不赞同这一点,活到老学到老,我必须得认字。”

  从那时起,赵二兰又重新当起“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她会虚心向别人请教,家里的大孙子也是教她识字的“小老师”。

  去年,赵二兰加入了镇里部分党员组建的“红色电波”微信群,每天摘抄一些党员学习读本的内容,这也成为她识字的新方法。“我们每天会把摘抄的内容发到群里一起分享、一起学习。”赵二兰说。

  从一开始的抽出时间摘抄识字,到现在养成习惯天天抄录,赵二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几个月下来,赵二兰摘抄了100多篇学习内容,一个笔记本让她写得满满的,里面的每一个字也都是一笔一画,特别工整。通过摘抄,她现在又认识了不少字,书本里的内容也从“读”变成了“读懂”。

  学懂了思想也要灵活地运用。现在,赵二兰把自己通过摘抄学到的新思想巧妙地加进二人台、快板等剧本的创作中。“我能把自己的学习领悟融入作品之中,再分享给更多的人,这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识字的辛苦就没白费。”赵二兰开心地说。

  今年春节是赵二兰过的第一个“文化新年”。“别看我今年70岁了,但我这脑袋瓜一点都不糊涂,反而越学越灵。”赵二兰打趣地说道,“新年新气象,我要把学习和识字继续坚持下去!”

+1
【纠错】 责任编辑: 施歌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空中通道”援汉忙
“空中通道”援汉忙
新疆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
新疆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
镜头下的一线医护人员
镜头下的一线医护人员
甘肃首批医疗救治队驰援湖北
甘肃首批医疗救治队驰援湖北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60112551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