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0月25日电 题:潘珂:大山深处的青年“背篓检察官”
新华社记者周闻韬、陈国洲
2015年以来,重庆市黔江区人民检察院的“80后”检察官潘珂带着一群年轻检察官,把办公设备、宣传资料等装入背篓里,行进在武陵山区的大山深处,与群众拉家常、讲检察故事,到村里串门、推进乡村普法,为乡亲们答疑解惑、消除矛盾隐患,为群众调纠纷、开展释法说理,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潘珂也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背篓检察官”。
潘珂与背篓“结缘”,还要从4年前说起。
2015年底,潘珂从黔江区检察院被派驻到黔江区濯水镇工作。如何尽快打开工作局面?一个背篓给了他启发。
“当地一位叫徐维新的老检察官,出门办案都背一个背篓,乡亲们亲切地叫他‘老徐’。老徐总能和乡亲们聊得火热,就像一块磁铁一样,对老百姓有一种天然的吸力。只要他一出马,就没有解决不了的事。”这给潘珂留下深刻印象。
黔江地处武陵山区,聚居着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背背篓是当地流传几百年的习惯,砂石、粮食、土产、鸡禽、衣物、小孩……都用背篓背上。
要打开工作局面,就要融入群众。于是,潘珂带着其他4个更年轻的同事,学着老徐背起背篓,走村串户。
“刚开始时,同样背背篓,乡亲们总觉得我们怪怪的,甚至还有人把我们当成了卖假种子、假农药的骗子。但我们坚信,只要把背篓背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土家人’!” 潘珂说。
今年25岁的谭森明是检察室里最年轻的一位,一开始,他不能理解这种做法,后来改变了看法。
2016年11月,黔江区冯家镇一位姓李的老乡听说“背篓检察官”在村里走访,找到潘珂诉苦。原来他在外地打工,由于不懂法,没有签订用工合同,临走时被老板活生生扣了5000元工资。老李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看检察官们能不能把这笔钱要回来。
潘珂马上向他讲明了检察院支持起诉的职能,并把相关的法条抄给了他。然后让老李现场给以前的老板打电话。老板一听老李讲起了法律,还“闹”到了检察院,当即表示:“不用着急嘛,我马上把钱打过来就是了!”这结果让老李既惊讶又欢喜。
小小的背篓成了检察官与百姓之间的“连心篓”。这种“接地气”的工作作风,消除了群众对检察官的距离感,找潘珂他们说事的乡亲越来越多了。谭森明意识到:“背篓背在肩头,我们就能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土家人’。”
转眼间,老徐退休了。他留下的背篓磨坏了,又换成了新的,背篓里还增加了许多新的物件,沉甸甸的……慢慢地,山里的路,潘珂和同事们转熟了;乡里的桥,走惯了;村里的狗,也对着他们摇尾巴了……
乡村普法是潘珂和同事们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除了开展扫黑除恶、宣讲宪法、公益诉讼等主题普法,他们还专门针对村民外出务工增多的情况,开展对留守人员的特色普法。
黔江区最小的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只有4名学生和1位老师。去年8月,潘珂和同事们带着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幕布、音箱等设备,驱车3个多小时来到了这里。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法治电影,津津有味地听着法治故事。“说实话,看到那一双双充满童真的眼睛,我意识到送去的不仅仅是一场电影,更是一颗颗播撒法治的种子。”潘珂说。
在黔江区濯水镇的老街上,有一块古石碑,上面刻着“天理良心”4个大字。潘珂和同事们时刻以这块石碑警醒自己:坚守公平、公正,要对得起党徽、检徽。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背篓检察官”们背着背篓,继续奔走在田间地头。截至目前,他们已开展送法下乡活动300余次,召开院坝会200余次,足迹遍及全区219个村社,累计为3000余名群众提供法律政策咨询。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