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广州4月2日电(记者田建川)南沙大桥2日12时通车。一桥飞架珠江口,长龙卧波,气势恢宏。南沙大桥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又一条连通珠江口两岸的过江通道,是粤港澳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沙大桥大规模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1960兆帕高强度钢丝新技术。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筑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加快深中通道、虎门二桥过江通道建设。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介绍,经有关管理部门同意,2日通车的虎门二桥项目总体命名为“南沙大桥”。
南沙大桥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投资建设,全长12.89公里,双向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设计使用寿命100年。
南沙大桥主线包括大沙水道桥、坭洲水道桥两座超千米跨江悬索桥。其中,跨径1688米的坭洲水道桥被誉为“世界第一跨度钢箱梁悬索桥”。
南沙大桥不仅是一座“超级工程”,也是一座“创新工程”。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表示,南沙大桥大规模应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1960兆帕高强度钢丝新技术,集成国产化核心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主缆,被称为悬索桥的“生命线”。悬索桥跨度越大,对主缆钢丝强度的要求就越高。而此前,国内实桥应用的钢丝强度最高仅为1770兆帕,更高强度的1960兆帕的钢丝生产技术被国外垄断。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虎门二桥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彦兵说,南沙大桥参建单位为此组织了联合技术攻关,用三年的时间最终成功研制了国产1960兆帕钢丝,并大规模应用于南沙大桥。
1960兆帕悬索桥主缆索股技术研究于2018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南沙大桥技术专家委员会有关专家认为,该技术实现了全产业链国产化、规模化制造,促进了缆索桥梁技术进步和高端线材工业发展,提升了中国桥梁索股建造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为更大跨度的桥梁建设奠定了基础。
广东省交通集团介绍,在南沙大桥施工期间,建设者们还率先开发了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特大桥梁第一代BIM建养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机器人等信息技术与工程建养技术的深度融合。特大型桥梁工程BIM+应用技术研究获得“2017年度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预测,南沙大桥开通后,将分流虎门大桥30%的车流,分流黄埔大桥17%的车流,可极大缓解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压力,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等生产要素的快速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大湾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