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一所民营医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死蝶变”
2019-02-13 18:04:5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石家庄2月13日电 题:一所民营医院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生死蝶变”

  新华社记者张涛、齐雷杰、闫起磊

  57岁的患者赵华(化名)从未想到,近日他在燕达医院的一例手术,竟是河北省内开展为数不多的针对复杂心脏病实施的希氏束起搏器植入术。

  能成功实施如此尖端的手术,得益于这家医院先进的心导管介入诊疗技术。对赵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由北京朝阳医院专家、河北燕达医院医疗院长卢长林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郭炜华教授等共同实施的。

  燕达医院地处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镇,这里与北京通州只隔着一条潮白河。近5年来,这家民营医院还实施了河北首例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等手术。

  无法想象的是,现在“高大上”的燕达医院,5年前却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2014年3月记者走访这家医院时,其惨状可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大厅空空荡荡,就诊患者很少。医院规划床位3000张,实际只开放1000张,住院患者只有300人,床位闲置率高达70%。

  北京大医院有的设备,这里都有。甚至北京大医院没有的设备,这里也有。然而,北京大医院几乎人满为患,设备和医生高负荷运转,核磁检查等要长时间排队。燕达大型医疗设备却都闲置“睡大觉”,亏损严重。

  “医护人员比病人都多,冷冷清清,护士晚上值班都害怕。”医院行政工作人员张春桃2010年入职时,燕达医院才开始试运营,大楼里每天病人只有150人左右。环境优美、设备先进、患者少噪音小,燕达医院经营困难,却成为电视剧拍摄“圣地”,多部火爆的医疗剧在这里拍摄。

  如此尴尬局面和强烈反差背后,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燕达医院硬件一流,但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与北京大医院不可同日而语,难以取得患者信任,另一方面燕郊虽有数十万北京上班族,但其北京医保却无法在当地医院使用。

  命运转机出现在2014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列入国家战略,燕达医院成为京津冀医疗合作的一个试点单位,先后与北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首都儿研所、北京中医医院等多家北京优质医疗机构合作,从此日新月异。

  曾在朝阳医院担任护士长多年的吴虹、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卢长林等人,2014年7月作为朝阳医院第一批专家,“植入”燕达医院,分别担任护士长、医疗院长等,每周绝大部分时间都工作在燕达医院。这里的管理、诊疗等开始向北京大医院看齐。这里有多方面专家,可开展会诊,病人和家属心里都踏实。

  “过去,当地人要到燕达医院看心脑血管疾病需要很大勇气,大部分患者都是直奔北京大医院。”卢长林说。如今,有了北京医疗机构的鼎力相助,燕达医院原来无法开展的脑科、心脏、泌尿等大型手术,逐渐都能做了,不少复杂手术在燕郊、廊坊乃至河北省都开了先河。

  “我刚来时,科里一天只收治了两个病人,这在朝阳医院简直无法想象。”卢长林说。现在,不少患者都奔北京专家而来,医院每年介入治疗数量从个位数蹿升到2000多例。

  短短几年,燕达医院门诊患者就从每天150人左右暴增到1000多人,几乎增长10倍。2018年,医院门诊超过53万人次,出院量达到2.4万人次。医院开通了北京医保窗口,通州、顺义、平谷等地一些北京患者,开始跨过潮白河来燕达医院看病。

  2018年12月,燕达医院成为河北省首家获批的民营三甲综合医院。短短5年时间,这家医院走过了公立医院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北京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管理模式在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医院迎来发展春天。周边患者无须挤破头进京,就近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

  京津冀协同发展正逢其时。如今,河北已有400多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与京津开展合作,合作项目突破500个。在河北省工作的北京医生已超过1200人,他们像“种子”一样,正在为更多医疗机构和病人带来新的转机。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樱花怒放吸引游人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樱花怒放吸引游人
河北吴桥:杂技灯会迎客来
河北吴桥:杂技灯会迎客来
叉尾太阳鸟悬停采蜜
叉尾太阳鸟悬停采蜜
丽江古城夜色迷人
丽江古城夜色迷人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61124110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