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特写:“修好了,我带你们回家”——记叙利亚文物修复师朱马
2018-12-09 15:01:4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大马士革12月9日电 特写:“修好了,我带你们回家”——记叙利亚文物修复师朱马

  新华社记者郑一晗 汪健

  在叙利亚国家博物馆展厅一角,文物修复师赫芭·朱马正给一座受损的雕像“整容”。她身穿白色长褂,头发在脑后扎成一束,显得沉稳又干练。

  被修复的这座女性半身像手臂断裂,面部破损严重。朱马先将一种特制的泥巴放在掌心搅拌,再以一把细长的工具蘸取,小心翼翼地抹到雕像的脸上,开始“描眉画眼”。

  “我对这座雕像有特殊的感情,‘她’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朱马说,包括这座雕像在内,馆内大部分受损文物都来自她的家乡巴尔米拉。这座叙利亚古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古罗马风格的历史遗址,198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朱马从小在巴尔米拉长大,对那里的古罗马宫殿、圆形剧场和墓地文化充满兴趣。大学毕业后,她进入当地博物馆工作,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

  那时,她每天和这些雕像在一起,定期给它们做检查。“文物有一丁点磕碰我都心疼,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它们会遭到如此破坏。”

  过去数年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先后两次攻占巴尔米拉,不仅滥杀无辜,还大肆破坏遗迹文物。建于2000多年前的凯旋门被炸毁,数不清的精美石像被“斩首”……

  朱马还记得2015年5月巴尔米拉第一次沦陷前,她和同事们为抢救文物与死神赛跑的情景。当时,眼看武装分子就要攻进城内,大伙儿争分夺秒地把文物往车上搬,冒着炮火逃离巴尔米拉。

  “当时子弹像下雨一样从四面八方射过来,我们的老馆长手都中弹了。”忆起那段经历,朱马至今心有余悸。当事后得知不少相伴多年的文物遭到极端分子毁坏,她更是心痛不已。

  2017年3月,叙利亚政府军重夺对巴尔米拉的控制权,劫后余生的文物被分批运到首都大马士革保存。数月前,国家博物馆组建文物修复小组,朱马也从巴尔米拉被调来参与修复工作。

  长年战乱让叙利亚文物修复人才流失。目前,馆内包括朱马在内的修复师仅有8人,可等待修复的文物多达1500余件。由于场地不够,博物馆不得不将一楼大厅开辟出来摆放受损文物,以供修复小组同时开展工作。

  受人力、材料和技术所限,修复工程预计需要5至8年才能完成。朱马说,很多雕塑碎成多块,拼接十分耗时。“头是被破坏最多的部位,虽说有资料照片可参考,但照片往往只提供一个视角,这给面相复原带来困难。”

  尽管挑战重重,但朱马对修复过程丝毫不马虎。她说,古时候巴尔米拉人之所以给已故的亲人刻像,就是希望有一天他们漂泊的灵魂能认得雕像,从而回归躯体。

  正是因为这份感情,朱马常常恳请同事们对雕像轻柔一些,她甚至给每个雕像都起了名字,常常一边修复一边跟它们聊天。

  “赶紧好起来吧,等修好了,我带你们回家。”她总是如此喃喃而语。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大桥夜色
大桥夜色
“盛京满绣”助力乡村脱贫
“盛京满绣”助力乡村脱贫
广西柳州:柳江夜景美
广西柳州:柳江夜景美
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豪车”展露真容
河北行唐故郡东周时期“豪车”展露真容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61123827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