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上海何以成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
2018-11-01 08:59:05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全球科学家最希望在哪座城市工作?30日开幕的2018浦江创新论坛上,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委托全球领先的科研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所做的《2018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显示,上海成为全球科学家最希望工作的中国城市。

  理想之城上海,到底有哪些“引力”?

  文化:开放包容海纳百川

  《2018全球科学家“理想之城”调查报告》显示,城市文化已成为上海吸引全球科学家的突出亮点。受调查的科学家列举了首选上海的理由,包括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现代时尚的都市市容、方便的生活、便利的交通以及宜人的气候等,上海的城市文化尤其受到全球科学家高度认可。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拥有以《自然》杂志为代表的许多高水平学术期刊,受调查的科学家全部来自这些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群体,并按照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读者比例随机抽选,共计发放5万多张问卷,获得有效问卷654份。

  斯雪明教授是记者多年前采访认识的一位计算机科学家。去年,斯雪明选择来到上海工作,目前担任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

  “上海这座城市最吸引我的是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斯雪明说,“多年前,我们开始研究拟态计算、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时候,这些都属于相当超前的课题,但上海市科委鼎力支持,与企业谈合作也一拍即合,建立SKA科学数据处理中方联盟,上海也有许多高校纷纷响应。这样的科研创新环境是我最看重的。”

  实力:科研工作条件好

  许多科学家在选择工作城市时,首先考虑的不是个人待遇高低,而是该城市有没有全球领先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基础设施,有没有丰富的科研资金支持,有没有广泛的国际交流合作机会等。

  受调查的科学家表示,希望来上海工作的主要原因,是上海不仅能提供良好的科研工作机会,还拥有相关领域领先的科研机构、能提供强大的科研基金支持,具备良好的科研工作环境。不过,与北京、深圳、香港等其他中国城市相比,上海在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分年龄段的调查结果还显示,年轻科学家的跨地域流动倾向更强。在35岁以下年龄段的受调查者中,有40%表示在有合适机会的情况下,有一定意愿来上海工作和生活。其中,副教授及研究学者是流动倾向最强的学术职位。而这两个职位的受调查者,均有较强的意愿迁来上海工作。

  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表示,35岁左右、副教授层级的科学家在学术生涯中,正处于创造力和知识积累达到最佳平衡的阶段,也是重要成果最高产的阶段,这部分科学家对上海的青睐非常可贵。今后,上海将在资源配置上更加注重年轻科学家的需求,不仅给予更多的经费支持,同时还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将上海打造成全世界范围内的年轻人都向往的科创热土。

  未来:建设全球科创中心

  目前,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在关于上海全球科技创新地位现状和前景的调查中,共有46%的受调查科学家认为,上海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前十位的创新城市;34%的受调查者认为,上海目前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扮演着高度活跃的参与者角色;绝大多数受调查科学家一致认为,未来十年上海在全球创新城市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我认为上海是一座非常有发展前途的城市,回顾其历史,就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开放型城市。上海现在非常繁荣,经济不断发展,可以支持长期性的科技创新和研究,上海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城市之一。”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研究所首任所长弗兰克·维尔切克说。

  据介绍,目前,李政道研究所已成为上海浦东张江科学城项目的一部分。在建设的过程中,研究所汲取了哥伦比亚大学和剑桥大学在建造实验室方面的诸多经验,目标是打造世界最优秀的研究机构之一。

  开放是上海的最大优势,协同是科技创新的必然趋势。搭建国际创新大平台,促进全球技术、资本、人才有效对接、有力协同、有机联动,上海将努力打造成为开放度高、吸引力强、能出成果的创新首选之地。(本报记者张建松、郭敬丹、黄扬)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浙江:金华浦江县“果蔬宝宝”演绎乡土风情
浙江:金华浦江县“果蔬宝宝”演绎乡土风情
山西黄河湿地“迎来”首批越冬野生大天鹅
山西黄河湿地“迎来”首批越冬野生大天鹅
红嘴鸥连续34年飞临云南昆明越冬
红嘴鸥连续34年飞临云南昆明越冬
各地举办勤俭日主题活动
各地举办勤俭日主题活动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64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