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苗家绣娘“一支蜡刀”力斩“穷根”
2018-09-20 15:56:2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贵阳9月20日电  题:苗家绣娘“一支蜡刀”力斩“穷根”

  新华社记者刘智强

  走进位于贵州省织金县茶店乡海马村的海马合作社,阵阵悠扬婉转的山歌声,将人带入到苗族群众热情欢快的氛围当中。

  坐在桌边伏案工作的绣娘罗英用点燃的蜡烛火焰烫一下蜡刀,再取一丝蜡条,便开始在布上画了起来。用不了多久,这些特色图案便会出现在都市人的围巾、帽子或是T恤上。

  苗族蜡染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织金蜡染,因其精细的手工和丰富多变的图样,被誉为“指尖上的芭蕾舞”。在这里,几乎所有的苗族女性都会蜡染、苗绣。千百年来,她们自给自足,身穿的衣服与装饰全部由自己制作而成。

  从小家境贫寒的罗英曾外出务工多年,吃过不少苦。2014年,她回到家乡,凭借传统的蜡染、苗绣手艺赚点小钱,生活勉强维持得住。

  直到去年11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携手唯品会来到织金县,试图借助电商等现代化经营理念与手段,以及专业设计师的设计,让她们的蜡染、苗绣手艺产生更大价值。罗英和许多绣娘便从此搭上了“致富班车”。

  罗英抓住时机成立合作社,号召村里的绣娘们共同创业。“目前在合作社工作的绣娘上百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近50户,许多周围村寨的绣娘都跑了过来。”罗英说,“挣得多的绣娘月工资有6000多元,最少的也有3000多元。”

  随着织金蜡染、苗绣手工艺品走出大山,慕名而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织金县妇联主席黄英说:“越来越多的在外务工的绣娘回来了,在家门口就能有一份体面的收入,大家都很开心。”

  “妈妈你能不能不走。”学着孩子的语气,罗英说,“过去每次要外出打工,临走时,孩子都会委屈地哭着跟我说这句话,心想真是对不起孩子。”

  在罗英看来,外出务工,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孩子。她说:“许多曾外出打工的绣娘回来后跟我说,孩子变得更活泼了,感情也更加亲密,十分幸福。”

  绣娘杨志群抬起头,接过话茬感叹:“从没想到自己的这门手艺还能挣那么多钱,还以为是做梦。”

  杨志群家里有11口人,至今还未脱贫,一听说成立蜡染合作社,她赶忙从附近的落作村跑来报名。她说:“上个月工资5000多(元)咧,也不耽误照顾家人,真好。”

  “如今,绣娘们一边描着蜡,一边唱着歌,生活不知好了多少。”黄英说,“‘非遗+电商’模式在给非遗注入新活力的同时,帮助了绣娘们增收致富。”

  传统手艺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手工艺品摇身变为时尚商品,从此,传承与致富两不误。黄英说:“目前,织金县已经开展蜡染、苗绣手艺培训,教那些不会但想学的人,尤其是贫困群众,给她们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路。”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卫星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新安保法
日本民众集会抗议新安保法
长沙:焰火照湘江
长沙:焰火照湘江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试捕
苏州:阳澄湖大闸蟹试捕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727112346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