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新华社悉尼9月15日电 澳大利亚和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在美国《细胞》杂志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在小鼠体内发现一种和肾病相关的全新病毒,有望为治疗慢性肾病和儿童遗传性肾病提供新思路。
慢性肾病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等慢性肾脏疾病,若未及时发现治疗,病情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形成尿毒症。目前,慢性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食疗,晚期患者大多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澳大利亚百年研究所与美国同行合作进行的动物实验发现,一些免疫缺陷型小鼠在中年时就会死去,远小于其预期寿命。进一步调查显示,这些小鼠死于肾衰竭。研究人员随后通过DNA(脱氧核糖核酸)测序技术确认,小鼠的肾衰竭源于其体内一种全新的细小病毒。细小病毒是极小病毒,如果免疫系统健全,这类病毒通常呈良性。
这种细小病毒对肾脏具有高度特异性。论文第一作者本·勒迪格在新闻公报中说:“这一新发现为研究病毒相关性肾病提供了新视角。”接下来研究人员有望利用这种病毒的表面蛋白开发出基因疗法,用于治疗儿童遗传性肾病。
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种特殊病毒从何而来,但研究小组认为,这种病毒非常普遍,野生和实验室的小鼠群体可能都携带,研究人员只是借助最新的基因测序技术才得以发现它。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
热帖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