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某科研团队投身强军兴军实践记事
2018-06-27 21:13:29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 题:试验场就是战场——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某科研团队投身强军兴军实践记事

  赵杰、周超锋、胡凯

  仲夏时节,中原腹地某试验场。

  “轰、轰、轰……”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响彻山间。

  试验场不远的角落里,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某科研团队带头人、研究员刘瑞朝,正带领团队成员进行紧张的试验任务。

  作为我军最早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力量,这个团队积极投身强军兴军实践,为加快发展现代军事科学研究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试验场就是咱们的‘窝’”

  14年前,刘瑞朝奉命组建团队。那时不但人手少,连办公场所都没有。

  “老刘,开始‘创业’了,咱总得找个‘窝’吧?”同事问他。

  “试验场就是咱们的‘窝’。”刘瑞朝说。

  为此,他们立下了扎根山沟、把试验场当战场的志向。然而,追逐梦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2009年,某武器试验进入最后实弹测试阶段,如何在野外条件下准确测量实验数据,成了主要难题。经过近百次实弹实爆试验,多方请教权威专家,也没有找到解决办法。

  一时间,大家的信心有所动摇。

  为缓解压力,单位领导把刘瑞朝拉去听豫剧。听到一半,乐师重锤击鼓的震动效应,让刘瑞朝茅塞顿开。他立即赶回实验室。

  为了尽快突破难关,团队成员把床铺搬到试验场,在全封闭状态下连续奋战200多个日夜,巧妙解决了数据采集的难题。

  近年来,这支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10余项,走出了一条“巩固阵地、突出特色、拓展领域、抢占前沿”的科研创新之路。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任辉启看来,这个科研团队能取得诸多科研成果,靠的就是他们扎根试验场的精神。

  “身处试验场,从未远离战场”

  刘瑞朝与团队成员在突破技术瓶颈的同时,也在不断突破自我。

  当这个团队最初提出某重大军事科研课题时,身边有人劝他们,“这个领域国内无人涉及,课题难度大、周期长、风险高,弄不好耽误自己前程。”

  “我们身处试验场,从未远离战场。在职责使命面前,个人前程算不了什么!”团队成员这样回答。

  军事科研没有捷径。成果,源自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实打实的科研精神。

  高级工程师黄家蓉至今记得她第一次去野外试验的场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渺无人烟、黄沙漫天,从试验场到半地下室的临时住地,沿途是高低不平的砂石地。由于弹片落点范围大,她每天要在戈壁滩上来回走10多公里。

  工程师金栋梁在妻子生完孩子一周后便带领试验队驱车3000公里远赴大漠;试验场夏天地面温度高达40摄氏度,副研究员李林的脸、脖子等部位脱皮,依然坚守岗位……

  “今天我们吃的苦,将来都会成为国家的财富、胜战的砝码。”博士吕林梅说。

  凭着团结互助、不畏艰苦的战斗作风,他们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历次试验任务,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进一步提升。

  “鼓励年轻人,带动年轻人”

  加紧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动我军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由于单位驻地相对偏僻,信息闭塞,如何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是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副研究员张磊,是团队引进的首个在地方高校获得博士学位的科研人才。他说,自己的心,就是被老一辈科研工作者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所打动。

  读博期间,张磊一直沿用传统方法进行实验。几次实验后,研究员张守保指出应该用数据作支撑,用结果来说话,随后指导张磊开展设计验证实验。

  拿到实验结果的张磊,对团队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怀揣梦想走进军营。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经历不同、专业各异,但每个成员都坦言,吸引他们的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尽管科研实验条件艰苦、环境复杂,但这个团队很“简单”:大家每天都心无旁骛、矢志科研。

  “看到他们成长进步,我们打心底里为他们高兴。”培养出多名年轻骨干的研究员何翔说,老科研人员崇尚荣誉,但把荣誉和机会尽量让给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人。鼓励年轻人,带动年轻人,是团队长远发展所需要的。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笑冬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徽州明代高房变身上海朵云书院
徽州明代高房变身上海朵云书院
改革开放40年 老物件见证新变化
改革开放40年 老物件见证新变化
高校学子拍创意高空毕业照
高校学子拍创意高空毕业照
福州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最高达39℃
福州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最高达39℃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091123046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