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臭水沟”变形记——广州治水的东濠涌“样板”
2017-12-11 23:17:05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广州12月11日电 题:“臭水沟”变形记——广州治水的东濠涌“样板”

  新华社记者吕光一、刘羽佳

  一条珠江穿城而过,上百条河涌交汇其中——长久以来“治水”都是广州市的大事。近些年广州下工夫整治黑臭水体,希望重现昔日水清河美的岭南水乡景色。

  位于城市东部的东濠涌,经过大力整治,从几年前一条以“四害”温床、“六乱”死角而闻名的“臭水沟”,变成如今终日碧波、四季繁花的城市公园,成为广州水环境治理的“样板”。

  曾几何时:东濠涌就是一条臭水沟

  早上、中午、傍晚,一天三次,年逾七旬的“老广州”陈永新都要到东濠涌转转。这是他近两年才有的新习惯。而在几年前,纵然守着东濠涌住,他也是“看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东濠涌起源于宋代,是广州六脉渠中唯一保存下来未完全覆盖的一脉。它历史悠久,自广州建城以来一直扮演着为市内提供生活用水和交通要道的双重角色。然而如今在河岸久居的市民回忆起当年的东濠涌几乎都是一个评价——臭水沟。

  “以前是谁住得离河近,谁家就受罪。” 提起以前的东濠涌,陈永新直摇头,说自己就“深受其害”。据他回忆,以前东濠涌水体通黑,难见真容,两岸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到河涌内,常常发出刺鼻恶臭。由于河道疏浚不足、淤积严重,一到下大雨,河水还会漫到岸上甚至屋内,让临河而居的市民苦不堪言。

  “以前不要说每天到河边散步了,大家都躲着走。有时候在家待着都不敢开窗户,水很臭,还会滋生蚊虫。”陈永新告诉记者,“以前河岸两边可不像现在开着这么多店铺甚至餐馆,那时候附近居民都不会把大门对着东濠涌开。”

  重拳出击:广州决心还居民一汪绿水

  近年来,广州市决心推进大型治水工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广州“岭南水乡”形象。东濠涌治理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东濠涌虽小,治理起来却不容易。它位于广州老城区,两岸人口众多、环境杂乱,居民生活污水直排也是造成河涌污染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东濠涌的治理除了治水,也将沿河小区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其中。

  “我们河边住户的排水管道、门口的路面等都经过了整治。”陈永新告诉记者。为了方便处理污水的同时不占用本来就紧张的土地资源,在东濠涌两岸的篮球场和羽毛球场地下还建设了涌水净化的“心脏”——污水净化厂。每天早上六点半,污水净化厂按时启动,直到晚上十点才停止运作。

  据了解,东濠涌的水环境治理工程在遵循生态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共包括截污调水补水、堤岸绿道、景观休闲带建设等八大工程,最大程度恢复岭南水乡的河涌风貌,唤醒广州的水城记忆。现在,东濠涌的治理范围从一期的1.89公里,扩展到包含一、二期在内的4.51公里。

  为了保护东濠涌治理成效,保证水质不反复。2016年8月东濠涌有了自己的河长。目前,广州市四级2961名河长全部定岗到位,实现河湖河长全面覆盖,目前有21名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的工作人员被问责。

  广州市水务局负责人彭大杰介绍,目前,纳入住建部监管平台的广州市35条黑臭河涌已有21条河涌完成评估;住建部重点督办的10条河涌已全部实现不黑不臭。

  破茧成蝶:东濠涌重现“小桥流水”

  整治后的东濠涌碧波盈动,鱼翔浅底,游人穿梭,再加上两三座古色古香的小桥,更添诗情画意。

  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监测,东濠涌水质为二类,也就是说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等,位居广州市重点整治河涌水质的首位。

  水质的明显改善除了能让当地居民“一饱眼福”外,更重要的是还带动了生态修复。广州市越秀区建设和水务局局长刘毅说,如今东濠涌鸟类、鱼群增多,水生植物生长茂盛,连对栖息地水质要求高的红尾水鸲也出现过。

  现在东濠涌水质优良,惠及周边24万多居民。阳光好的时候,广州市民彭浩彬常常带着母亲和女儿来东濠涌玩耍。“现在的水多清啊!平时好多人都来这边玩,已经是个城市公园了。”彭浩彬说。

  东濠涌的变化是广州“治水”的一个缩影。2015年起,广州陆续整治51条河涌,全面重塑城市水网,目前已经全面推行河长制保护城区水网。计划在2019年,全面消除黑臭河涌,2020年以前,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61.5%。

+1
【纠错】 责任编辑: 陈璟春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寒冬“热”建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寒冬“热”建
新疆绿皮“小慢车”驶出“快”生活
新疆绿皮“小慢车”驶出“快”生活
安徽庐江:蓝莓入冬时 红叶满山坡
安徽庐江:蓝莓入冬时 红叶满山坡
云南南涧:冬日樱花醉游人
云南南涧:冬日樱花醉游人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6009112209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