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70年后再相逢——两位敦煌老专家的“殊途同归”
2017-08-25 14:44:56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兰州8月25日电 题:70年后再相逢——两位敦煌老专家的“殊途同归”

  新华社记者张玉洁

  敦煌莫高窟前,92岁的孙儒僩与86岁的常沙娜又见面了。两位满头华发的老人握紧双手,“再过几天,我们就相识整整70年咯。”

  1947年9月,毕业于四川省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科的孙儒僩舟车劳顿抵达敦煌莫高窟。在这里,他遇见了敦煌文物研究所首任所长常书鸿之女常沙娜。

  “你那时候还是个小姑娘,15岁还是16岁?”在西北生活了大半辈子,孙儒僩说起话来还是浓浓的四川口音。

  “15岁,还扎着辫子。你那时也是个20来岁的小伙子啊。”常沙娜笑着说。

  到达敦煌后,孙儒僩就在早他一年来到敦煌的段文杰的带领下,连续看了3天洞窟,了解洞窟时代、壁画风格、佛经故事等等,对敦煌有了初步认识。彼时,常沙娜也正随父亲常书鸿临摹历代壁画,学习传统艺术。

  此后,两人颠簸半生、经历各异。孙儒僩毕生致力于石窟加固,成为敦煌石窟保护的奠基人;常沙娜则求新求变,让敦煌图样、敦煌文化在设计中得到新生。

  壁画、塑像的载体是石窟,石窟一垮,一切皆无。上世纪50年代,在国家文物局、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等的指导下,敦煌文物研究所首次对莫高窟进行了加固。“这项工程是由我设计施工的。就是石头墙,不搞任何装饰,到现在都朴朴素素,不喧宾夺主。”孙儒僩说。

  1951年,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常沙娜被梁思成、林徽因破格安排到清华大学当助教。1958年,北京开始建造新中国诞生后第一批“十大建筑”,常沙娜在人民大会堂墙楣浮雕、民族文化宫大门装饰等处都融入了敦煌元素。常沙娜说:“至今走过这些地方我都非常高兴,我们的传统依然保留在这个世界。”

  上个世纪的敦煌,人们生活清贫艰苦,除了学习研究外,还要松土、薅草、割麦子。清贫的生活和政治的磨砺锻炼了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成了“打不走的敦煌人”。孙儒僩便是其一。

  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敦煌,却始终对莫高窟魂牵梦萦,成了“敦煌守护众神”。常沙娜是后一种。

  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孙儒僩先生开始撰写回忆录。“莫高窟的牌坊是哪里来的?敦煌艺术研究所时期的聘书什么样子?现在我就把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写下来。不写,以后就再也没人知道了。”

  在得知92岁的孙儒僩还在记录敦煌研究院发展历史的点点滴滴后,常沙娜非常激动。她叫来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再三叮咛,要把孙老的口述史整理好。

  七十载春秋漫漫,两位老人殊途同归。保护、研究、弘扬敦煌文化,是他们追求的共同主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西湖断桥上空飘来一朵“爱心”云
    西湖断桥上空飘来一朵“爱心”云
    克·罗纳尔多当选欧洲最佳球员
    克·罗纳尔多当选欧洲最佳球员
    杭州:农历七月初 又到看潮季
    杭州:农历七月初 又到看潮季
    动物园里的“人口普查”
    动物园里的“人口普查”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5701121542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