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百年小巷的“前世”和“新生”
2017-07-27 10:26:09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海口7月27日电  题:百年小巷的“前世”和“新生”

  新华社记者王晖余、伍鲲鹏

  夏日的海口傍晚有些闷热。65岁的吴阿婆在热闹的小巷歇够凉,和街坊邻居拉够家常,才踏着平坦的青砖路慢慢溜达回家。

  如果换作一年多前,夜幕降临后,吴阿婆一般待在家里不出门。用她的话说:“巷子里黑灯瞎火,路也不平,怕摔跤。”

  吴阿婆所住的小巷——居仁坊,始建于明朝,数百年来一直是海口政商荟萃之地。曾经的居仁坊,市列珠玑,户盈罗绮,见证着海口城市的历史变迁。

  “居仁坊一直是海口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也是海口最有代表性的街区。” 海口市龙华区中山街道工委书记王小燕说,居仁坊是中山街道下辖的11个社区之一。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演变,这条百年小巷在政治、商贸等方面的功能逐渐弱化,慢慢走向凋敝没落。

  缺乏有效的投入和建设更让它的“颜值”跌入谷底。巷外的主干道越来越宽敞繁华,巷内的居仁坊却越来越脏乱破旧。

  居仁坊社区居委会主任谢荣花在这里工作了7年,她深有感触:“道路坑洼,黑灯瞎火,一下雨就积水严重,出行困难。居民也习惯了在街巷里乱堆乱扔,乱搭乱建。”

  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巷里巷外的强烈反差,让世代居住在居仁坊的老居民心里不是滋味。“我们生活的街区似乎被遗忘了。”有市民说。

  像居仁坊这样的背街小巷,在海口市有几千条。背街小巷虽然空间小,人口密度却很大。虽是城市的小角落,却是老百姓生活的大舞台。

  2015年,百年老巷终于等来了转机。海口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双创”工作,下决心补齐城市建设的短板,对包括居仁坊等老街在内的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

  “海口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短板多,过去一般只注重主干道整治和建设,小街小巷顾不上。”钟钜在抽调任海口“双创”工作指挥部项目保障组副组长前,一直在海口城市管理部门工作,对海口背街小巷的情况颇为熟悉。

  在钟钜看来,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是一项精细的“绣花”活儿,要从最基础的“脚下修路、头上亮灯”开始,方便群众生活出行。

  平整道路、规整管线、拆除违建、粉刷建筑立面等“整容”工作逐一开展;栽花种树、见缝插绿、墙画雕塑等“美化”措施也一项项完成。

  海口市在“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的标准上,再加上“文化”,要求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保留背街小巷的历史文化风貌。

  如今走进居仁坊,小巷深处的明代时期的关帝庙、清代的太阴太阳庙、民国时期的中山纪念堂都保存完好,海口第一家影剧院“幻真戏院”和第一家妇产科医院“育婴堂”等老建筑,承载着海口的历史文化基因。

  “老百姓环保意识也提升了,大伙儿主动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谢荣花说。

  还有很多外地人慕名前来了解海口的历史文化。“干净舒适,很有文化韵味。”来自台湾高雄市的游客李添发走在居仁坊内,不停地点赞。

  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小街巷、小角落里是市民的大民生。”海口市委副书记吴川祝说。

  又是居仁坊普通的夏日清晨:街角小吃铺里,油炸丸子在油锅里翻腾;沿街裁缝店边,新作的西装整齐地挂在门口;老式理发店内,坐满了等着剃头的阿叔……

  历经繁华、没落,这条百年小巷,又迎来了“新生”。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琼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南昌军事装备展示中心即将向公众开放
    南昌军事装备展示中心即将向公众开放
    黄河壶口瀑布迎来伏汛
    黄河壶口瀑布迎来伏汛
    龙滩水电站开闸泄洪
    龙滩水电站开闸泄洪
    “科学”号探秘南海
    “科学”号探秘南海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1171121388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