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7月6日电(记者杨稳玺)“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说好了一辈子,少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传承千年,陌生而熟悉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今究竟是什么模样?
近日,第十五届中国戏剧节在宁夏银川举办。请随记者走进戏剧节,领略戏曲的千人千面魅力,感受南腔北调下同样的华夏魂。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一提起秦腔,很多不了解的人首先会想到“黄土高原吼秦腔”这一画面。但你可知道,秦腔也有尽显女性美?
戏曲服装中的蟒袍、官衣、褶子、帔等多在袖口上缝有一段白绸,叫做水袖。演员可以利用水袖做出丰富的动作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增加形象的美感。
作为本土戏曲,秦腔不仅连续登上展演舞台,还走入校园,将戏曲魅力播撒在年青一代心中。
为调动孩子们的戏曲兴趣,此次活动中,宁夏秦腔剧院邀请了小朋友和演员共同表演。这出《闹龙宫》,演员杨舒宁的孙悟空连翻好几个跟头,金箍棒在手中转成一圈好似泼水不进,看的孩子们目不转睛,小手拍个不停;轮到学生的孙悟空上台时,虽然偶有失误,但台下小观众对自己同学可爱的扮相十分鼓励,大声喝彩;当杨舒宁邀请其他小朋友上台一起表演时,台下的小手如雨后春笋……
听罢关中秦音,再闻吴侬软语。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清代(今江苏省盐城市和阜宁县),发祥于近现代的上海市,现流行于江苏、上海和安徽一带。
淮剧《菜籽花开》讲述了农民企业家顾双成在被评为全市十大道德模范后,竞选省十大道德模范之际,突然出现了一个“私生女”。一面是曾经恋人和自己救命恩人的托付,一面是家人的误解……最终顾双成选择认下了这个并非亲生的“私生女”,并得到了家人认可。
河北梆子《牺牲》取材于杨开慧在狱中牺牲前的一段情感经历,通过对杨开慧的形象塑造,展示早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与信念,以及他们为了实现理想而甘愿牺牲的崇高精神,在信仰层面和当代人一起寻找精神家园。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有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
中华民族永不会屈服于侵略者。生死存亡、家国大义面前,个人荣辱利弊均会搁置一边。“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正是典型写照。而高甲戏《大稻埕》,就讲述了那时那地中华儿女奋起反抗侵略者的故事。
高甲戏《大稻埕》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895年,清朝政府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一夜之间大稻埕的常民陷入了极度恐慌之中,大稻埕船头行老板林天来一家瞬息之间分崩离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林天来和老三以中国汉子顶天立地的筋骨,演绎了一场可歌可泣的华夏精神故事。
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最初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是闽南诸剧种中流播区域最广、观众面最多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它的足迹曾遍布于泉州、厦门、漳州等闽南语系地区和台湾省,还流传到华侨居住的南洋一带。
戏曲,从未过时,更不是只属于少数人的“风雅”。如果有机会,请走进戏院,你会感受那传承千年而又与时俱进的别样魅力。

-
“双普”即将相见,美俄能结束互怼吗?
2017-07-06 18:37:14
-
房价体系是城市经济转型的杠杆与陷阱
2017-07-06 17:14:43
-
被《王者荣耀》撕裂的中国互联网
2017-07-06 13:17:52
-
钱也许正从“毛了”转向值钱了
2017-07-06 13:17:52
-
你会参与吗?商业养老险获政策支持
2017-07-06 11: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