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现场直击:德令哈与华盛顿之间的“量子纠缠”
2017-06-16 11:37:11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现场直击:德令哈与华盛顿之间的“量子纠缠”

  新华社记者

  中国青海小城德令哈,15日凌晨,一束明亮的绿光出现在量子通信地面站上空东北方向,沿着轨道在若隐若现的云月之间穿行,数分钟后消失在东南方。

  此时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是14日下午,记者正在电脑上紧张地整理一个个专家的反馈:“这是一个英雄史诗般的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这是中国“墨子号”量子卫星的重大成就在美国《科学》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布前夕。德令哈和华盛顿两地似乎也产生了“量子纠缠”。

  德令哈是量子卫星的地面站之一,“墨子号”就是在相距1203公里的德令哈站和云南丽江站之间实现量子纠缠分发的。量子纠缠是奇特的量子力学现象。通俗地说,两个处于纠缠状态的量子就像有“心灵感应”,无论相隔多远,一个量子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改变。

  在德令哈,虽然为本次成果提供数据的实验早已完成,但记者还是感受到科研人员的敬业和坚守。地面站位置偏僻,德令哈是不知名的小城,从城区开车到地面站还要1小时左右,周围人烟稀少。

  德令哈海拔高3200多米,大气较薄,尤其在晚上能有效减少实验中信号光的衰减,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让这里被选作量子卫星地面站。

  因为实验的需要,这里的科研人员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每天工作时间一般是从下午6点到次日凌晨3点。现在这里轮值的李双林说:“已经习惯了。做完实验睡得香,倒是哪天不做实验可能会失眠。”

  不做实验的时候常是“天公不作美”,大风、沙尘、降水以及云量等状况都会对实验造成影响。在15日凌晨的观测前,由于接近午夜时一度下起小雨,李双林六次出门观察天气状况,“确认一滴降水都没有”才打开望远镜的圆顶,夜里室外气温还不到8摄氏度。

  华盛顿是世界科技第一强国美国的“大脑”,美国国家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会、世界权威学术刊物《科学》出版方美国科学促进会总部都在这里。来自德令哈的实验数据,在这里引发巨大反响。

  “叮铃铃,叮铃铃。是地球吗?这是来自太空的量子线呼叫。”这句科幻般的描写不是小说,而是《科学》杂志为中国此次论文所写简介的标题。它用“里程碑”来形容被选作封面文章的成果。

  看来确实很牛,但作为长期报道科技的记者,我们知道还应该听听第三方专家怎么说。结果,我们被一句又一句的赞誉所震撼。

  波士顿大学的亚历山大·谢尔吉延科曾于2003年和2004年在美国参与建设世界上第一个量子密码通信网络。他说:“这是一个英雄史诗般的实验,是验证量子力学有效性的又一个决定性步骤。这个结果对现代量子物理学发展的影响无论怎样评价都不为过。”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量子技术专家托马斯·延内魏因说:“国际上确实存在量子科研竞赛。这个中国团队已克服了好几个重大技术与科学挑战,清楚地表明了他们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打开这篇题为《基于卫星的纠缠分发距离超过1200公里》的论文,人们会发现作者清一色来自中国科研机构: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让记者在美国也因祖国的成就油然而生自豪感。

  发表论文的这期《科学》杂志16日正式出版,但在美国东部时间15日下午2时(北京时间16日凌晨2时)已提前在线发表。刚过2时,记者就发现全球各大媒体的报道已是蜂拥而上:《华盛顿邮报》、《新闻周刊》、英国广播公司……,还有在科学界知名的《自然》杂志新闻版块、《科学美国人》、《连线》杂志……

  而在地球另一边,德令哈正是又一个夜晚,天气晴朗,少量云朵伴随着月光,量子卫星地面站的工作人员又成功完成了一次实验。(综合新华社驻西宁记者冀泽、王鹏、吕雪莉、李亚光,驻华盛顿记者林小春报道)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江苏丰县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8人
    江苏丰县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8人
    6600米太平洋深渊区大型动物见闻
    6600米太平洋深渊区大型动物见闻
    科尔沁沙地上飘动着“绿海”
    科尔沁沙地上飘动着“绿海”
    北京市高考阅卷有序进行
    北京市高考阅卷有序进行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99701121155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