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退伍军人“王大炮”的心愿
2017-06-16 09:47:55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贵阳6月16日电  题:退伍军人“王大炮”的心愿

  新华社记者李放

  说起“王大炮”,在龙广镇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前不久,记者在当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见到了传说中的“王大炮”——1米8的个子、黝黑的脸庞、嗓门大、风风火火,就是走起路来有点一瘸一拐。

  “风湿性关节炎,这两天又发作了。”他嘿嘿一笑,边说边撩起裤子展示着自己红肿的右腿。

  虽然腿脚不灵便,但他还是拉着记者走进了附近的一家服装加工厂,车间里30多名易地搬迁贫困妇女正在缝纫机前忙碌着。

  “这个加工厂就是我牵头成立的,雇的都是当地老百姓,一年工资有3万元,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王大炮”说,“20多年前的心愿,如今总算是了了。”

  “王大炮”本名王秉跃,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义龙新区龙广镇人,1979年参军入伍打过仗,还立了三等功。他那条病腿就是当年在战场上落下的。

  1985年退伍回乡,在外漂泊多年,看到贫困依旧的家乡,他落泪了——村里到处都是牛粪猪粪,臭气熏天;房子不是木头房就是泥巴墙;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

  龙广镇地处黔滇桂石漠化连片贫困区腹地,山高谷深、土地破碎,当地群众世世代代被困在大山里。2000年,这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还不到1000元。

  当时的王秉跃只有一个心愿:一定要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

  但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山里,想要赚钱谈何容易。无论怎么劝,村民都不相信在这山旮旯里还能赚钱。“王大炮”撂下了狠话:“都不相信,我就做给你们看。”

  拿着身上仅有的一点钱,王秉跃买了两头猪,每天天不亮就上山打猪草,风餐露宿,但没技术又没资金,他很快败下阵来。

  “王大炮”放了个“空炮”。村里人笑话了他一阵子也就忘了,毕竟这个地方世世代代都是这么穷过来的。

  但王秉跃没有放弃。1988年他考上了贵阳市卫生学校,毕业回来后就成了村里的一名统计员,20多年里他一路干到了龙广镇人大主席。虽然自己的日子好了,但他并没有忘记20多年前的那个心愿。

  在过去的5年里,贵州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不仅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还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王秉跃带着记者跑了一大圈:双向六车道的公路从镇上直通高速、两车宽的油路直接进村、附近的产业园区都实现了三通一平……

  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当地群众创业热情高涨。2012年,工龄满30年的王秉跃选择了提前退休,他说他要完成自己的心愿。

  “战争年代我们军人能攻下敌人的山头,脱贫攻坚我们老兵也要冲在第一线。”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王秉跃拿出自己的6万元退休金,带着当地的几个贫困户一起去广东学技术、接订单,并在家乡成立了一个小型服装加工厂,很快企业就见到了效益。

  等了20多年,“王大炮”终于放响了第一炮。

  目前王秉跃已经牵头成立了18家小微企业,涉及服装加工、蔬菜种植、电子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感谢党的政策好,我们创业,政府既给补贴又给贷款,还帮我们找市场、找销路,想做不好都难哩!”

  记者问他每年能赚多少钱,“王大炮”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一年有几万元退休工资,企业的钱一分都没要。”王秉跃说,他和妻子都有工资,两个孩子也都工作了。“我要那么多钱有啥用,够吃够喝就行了,能看着乡亲们都富起来才叫高兴呢!”

  王秉跃今年57岁了,身体也不如以前,但他现在又有了新的心愿:“我们准备建一个15平方公里的退役军人创业示范营地,里面有种鸡基地,有驾校,有水产养殖……再过几年你来看吧,整个龙广镇都不得了啊!”

+1
【纠错】 责任编辑: 潘子荻
相关新闻
  • 坚决啃下扶贫“硬骨头”——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见闻
    5年来,61个连片特困县区举多方之力,破除“短板中的短板”,六盘山区精准扶贫奔小康不断提速。
    2017-06-15 11:48:02
  • 图文:精准扶贫户脱贫致富
    湖北日报讯 8日,阳新县枫林镇坳上村生态花卉大棚内,党员种植大户柯金昌(中)为精准扶贫户传授花卉苗木种植技术。该县采用“党建﹢产业发展”模式精准扶贫,引导党员致富能手在全县349个村帮助精准扶贫户脱贫致富。
    2017-06-15 07:03:30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江苏丰县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8人
    江苏丰县爆炸事件死亡人数已升至8人
    6600米太平洋深渊区大型动物见闻
    6600米太平洋深渊区大型动物见闻
    科尔沁沙地上飘动着“绿海”
    科尔沁沙地上飘动着“绿海”
    北京市高考阅卷有序进行
    北京市高考阅卷有序进行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403112115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