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十二艺节首场演出讲述“敦煌人”默默坚守理想
2019-05-17 09:15:13 来源: 解放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中央芭蕾舞团携舞剧《敦煌》亮相上海保利大剧院。该剧以“敦煌人”的视角,引领观众游历大漠宝藏,诠释理想与信念的执着与坚守。本报记者 蒋迪雯 摄

    舞剧《敦煌》曾作为第20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与上海观众见面。不到一年它又来了,前天在上海保利大剧院上演,作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的首场演出,参与“文华大奖”的角逐。艺术节期间,51台优秀剧目将在上海的19个剧场演出102场,令人目不暇接。

    用芭蕾语言讲述敦煌故事

    舞剧《敦煌》塑造了一对痴迷于敦煌艺术的恋人“念予”和“吴铭”,他们因敦煌相识相爱。“敦煌人”的代表“吴铭”,为了寻找心中敦煌壁画艺术的结晶——伎乐飞天,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大漠戈壁。这份对敦煌的“大爱”,以及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心灯”信念,也召唤着“念予”重返大漠戈壁。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介绍:“我们希望用芭蕾的语言讲述那些守候、保护、修护敦煌文化遗产的、默默无闻的‘敦煌人’的故事。《敦煌》今天荣登国家最高艺术舞台,要感谢敦煌千年遗存为我们留下的灵感源泉,感谢一代代执着守望千年历史的‘敦煌人’。没有他们,就不会有这部充满情怀的作品的诞生。”

    舞剧《敦煌》先后筹备了7年。其间,导演费波曾带领创作小组先后多次赴敦煌采风,最长的一次在那里生活了3个月。费波还记得第一次到敦煌时,看见一处墓园,石碑下面,躺着常书鸿、段文杰、李仁章等十几位为敦煌文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辈。“他们为敦煌献出了一生,百年之后继续守望这片艺术的宝库。他们忍受了孤独,经历了生离死别,他们对理想的坚守让人感佩。”

    精益求精剧本改了28稿

    《敦煌》的创作过程精益求精,仅剧本就改了28稿。舞剧吸引了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服装设计张叔平、舞美设计麦克尔·西蒙等艺术家加盟,赋予作品抒情而浪漫的音乐,以及美轮美奂的视觉呈现。

    舞剧中不仅用到了西方芭蕾的语言,也融合了许多敦煌壁画上的舞蹈造型。主创团队和演员们曾流连于敦煌洞窟,在数万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尊彩塑前捕捉灵感。胡旋舞、飞天舞、反弹琵琶以及古代乐舞……敦煌艺术给主创和演员们带来直接的艺术灵感,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记者 吴桐)

    原标题:

    作为十二艺节首场演出,《敦煌》将角逐“文华大奖”

    讲述“敦煌人”默默坚守理想

+1
【纠错】 责任编辑: 金秋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福建莆田木兰陂
福建莆田木兰陂
南宁:南湖岸边花飘香
南宁:南湖岸边花飘香
亚洲文化嘉年华在京举行
亚洲文化嘉年华在京举行
山东济南:初夏泉城美如画
山东济南:初夏泉城美如画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00001380657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