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动真情、扶真贫,上海聚焦滇青两地精准脱贫
2017-11-30 08:18:29 来源: 解放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足球少年训练刻苦,出了不少好苗苗

  七彩云南,绝色青海,与“阿拉”上海的情谊源远流长。

  1996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部署沪滇结对帮扶,上海迅速响应并确立了市、区两级帮扶机制。虹口区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的要求,与云南省文山州富宁、西畴两县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2016年,区对口帮扶云南又增加了马关、丘北两县。此外,在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7年前上海派出的第一批援青干部中,就有虹口区干部的身影。2013年,市政府确定了虹口区与玛沁县的对口帮扶关系,将两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虹口区援滇、援青干部全力以赴做好对口支援工作,项目资金聚焦精准,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把浦江春风吹送到云岭大地、青藏高原,助力当地一起打赢扶贫攻坚战。

  支撑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云南革命老区文山州,是个集多民族、边境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地区,由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原因,当地有一批特殊肢残人员,对口帮扶的富宁县田蓬镇沙仁寨村87个人78条腿即是真实的写照,行走的渴望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虹口区主动急人所急,为文山州5000余名因战致残人员提供帮助,得到帮助的骆祥建同学被地雷炸伤时才5岁,安装上假肢后,他重新站了起来,能自如地行走,恢复了自信,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并考上了大学,走上工作岗位,可谓“支撑一个人,就是支撑起一个家庭”。

  据了解,虹口区累计募集专项资金765万元,与各方一道,五年内共安装、修复假肢近2300余条,援建假肢维修站2个。每年有医技人员来为大家免费安装和维护假肢,既提供了贴心的家门口服务,又为当地医务人员提供培训。今年10月,上海市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本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十大典型案例”,这一案例即入选其中。

  援助资金向基层倾斜,向农牧民倾斜,是虹口区多年来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思路和主线。

  围绕中央脱贫攻坚的总目标,虹口区与玛沁县建立“携手奔小康”行动关系,为2020年实现全面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攻坚“头号工程”,也是精准扶贫工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虹口区在玛沁县拉加镇、大武镇等地实施了农牧民定居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投入资金2982万元,建设改造房屋648套,户均70平米,还配套建设水、电、路、环卫等设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考虑到农牧民的游牧习惯,虹口区合作交流办与工商联、光彩促进会等磋商,为迁入定居点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添置了床、沙发等家具和炉具等生活必须用品,帮助贫困群众能顺利入住藏式新居。

  都江堰猕猴桃在云南开花结果

  民生为本,产业为重。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内,虹口区在扶持玛沁县特色产业方面,建设并修缮藏白羊、牦牛、奶牛、蔬菜等产业基地;在旅游产业方面,开展阿尼玛卿景区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藏家乐建设和景点观景台设施建设等项目,建立民族旅游产品加工车间,帮助成立旅游企业,提升当地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在云南文山州,虹口区在进行整村推进的同时,也在产业跟进上下功夫,有了致富的后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脱真贫、真脱贫”。三七、杨梅、草果、罗非鱼、能繁母牛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皆烙下了“虹口”的印记。一方面,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增强村民的“造血”机能;另一方面,积极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与苏宁云商、云品中心、雷允上、三角地菜场等企业牵线搭桥,使农特产品入沪、进机关、进社区,努力走出一条符合云南实际的市场化新路。

  西畴县莲花塘乡的猕猴桃产业,更是虹口区独创的增收产业项目,把两个对口帮扶地区的优质资源成功嫁接。谁能想到,都江堰的猕猴桃会在这里结下累累硕果?

  汶川地震后,盛产猕猴桃的四川都江堰虹口乡与虹口区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从当地气候和地理环境等实际因素出发,2010年,挂职文山州州长助理任强带领当地干部赴都江堰虹口乡考察猕猴桃和农家乐产业后,果断引进猕猴桃这一高附加值产业,把都江堰地区种植成功的经验复制过来,聘请都江堰的种植专家到当地进行指导,签订跨界合作协议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在原有香坪山、小洞村试种400亩的基础上,今年又在兴街镇三光片区种植1600亩猕猴桃,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全面提高猕猴桃的种植管理水平,预计每年为农户增加纯收入2.85万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在玛沁县民族一中,援青教师的到来,为孩子们的未来开启了另一扇窗。一年多前,从未来过大西北的袁春清和郭彦俊登上高原,到学校担任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了尽快融入教学工作,他们想尽办法克服高原反应这一关,还放弃了晚上的一些休息时间,为这所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开展一系列课余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在这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每周两、三场活动的频率,也是对他们的另一种考验。

  虽然辛苦,虹口区援青的老师们却倍感欣慰,孩子们非常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即使下雪天的早上和傍晚,校园的各个角落也可以看到在背书的学生。当郭彦俊问他们:“为什么不去教室背书?”他们回答:“在教室背书会影响到别人。”两位老师带来了上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学校最直观的变化体现在今年的高考上,本科升学率翻了一番。

  同样是高考,云南省富宁县的山瑶班也传来史无前例的喜讯,参加高考的20位学生中,有19位被大学录取。8年前,读高中、上大学对这个极少数民族来说,犹如天方夜谭。山瑶族是县里的特困群体,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曾做过重要批示:“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这些地区摆脱贫困”。这些孩子居住在边远山区的石旮旯里,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童年生活,一般读到小学、初中就辍学回家了。

  虹口区始终聚焦精准帮扶,在富宁县先后投入市区统筹帮扶资金1045.47万元,帮扶山瑶族群众搬迁安置。扶贫先扶智,区里还积极整合各方力量,投入资金200万元,为山瑶族学生开展住宿工程、温暖工程、饮水工程、营养工程、爱心书包“五个一”工程。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送的是营养,暖的是人心。正如学生在感谢信中所说,是党中央的精准扶持和英明决策铸就了山瑶的希望。

  少年足球,从高原“踢”向未来

  说到足球,在果洛州玛沁县,小伙子班玛成利是个名人,他不但入选中超未来之星精英队,还在去年8月飞赴西班牙,参加足球特训与交流活动。藏族少年天性热爱体育运动,高原的艰苦条件更能锻炼体能。3年前,挂职玛沁县副县长的虹口援青干部展子栋正是看到了孩子们眼中的渴望,才帮助果洛州组建了第一支少年足球队——阿尼玛卿足球联队,还为玛沁县带来了“绿茵”——一座专业足球场。自此,藏族少年得以圆梦,足球的拼搏精神在果洛得到传承。高原孩子训练刻苦,出了不少好苗苗,球队中有20余名队员被选拔前往上海、广州进行专业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踢出一个未来”项目也成功入选了上海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十大典型案例”。今年6月,由宋庆龄基金会支持拍摄的以此为背景的同名电影在沪发布,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各界捐资捐物共计300余万元。

  文化交流让两地人民越走越近

  去年底,在沪滇扶贫协作20年之际,云南富宁县的坡芽歌书合唱团应邀首度亮相上海的舞台,刮起了一股“最炫民族风”。

  云南的“坡芽歌书”,从被发现至今已有11年。一直以来,虹口区与当地共同打造富宁县坡芽歌书文化旅游产业,投入近300万元援建了坡芽村和坡芽歌书展示馆。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坡芽歌书”于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坡芽歌书合唱团先后在央视青歌赛、合唱先锋比赛屡获佳绩,并在去年远赴俄罗斯,参加第九届世界合唱比赛,获得无伴奏民谣组金奖。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东西部地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上,虹口区走在了前列。2014年底,玛沁县阿尼玛卿艺术团的舞台“转场”到了“东方之珠”——上海,在秋意浓浓的虹口区鲁迅公园进行为期三天的专场演出,一支支藏族歌舞带领观众仿若步入了玛沁草原。观众们赞叹之余仍意犹未尽,纷纷询问:可否加演一场?

  艺术团还前往虹口区几家养老院进行义演,他们有着高原深处人民的纯真质朴和对艺术的热爱,当悠扬高亢的天籁之音再次响起时,台下的观众轻轻相和,那一刻,两地人民的心交融在了一起。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晓丹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小火车展看“纽约”
小火车展看“纽约”
菲律宾手工开矿人生活实录
菲律宾手工开矿人生活实录
航拍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航拍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叶色斑斓
叶色斑斓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23161367892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