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周晓虹:论中产阶层的中国道路
2017-12-09 12:13:23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南京12月9日电(戚轩瑜/文 贾玥/图)12月9日上午,南京大学首届中国中产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建良楼南雍江堂召开。研讨会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导周晓虹以《中产阶层的中国道路:历史与现实》为题做主题演讲,介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中产阶级的建构路径。

周晓虹教授做主题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中产阶级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在20世纪上半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从宏观的制度背景上说,中国中产阶级在1978年后的重生,与其后推进的朝向市场的改革或转型休戚相关。在中国,大多数社会学家估计,目前进入中产阶级的人数约占全国总人数的25%-30%。

    多角度探讨中国中产阶级的建构路径

    1978年前,中国实行的是波兰尼所说的“再分配”经济,这种经济形式排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横向联系,依靠自“中央”到地方的多层官僚体系居中调拨资源、分配收入。1978年后,这种再分配体制逐渐为市场报酬体制所改变,而后一种体制要求使用要素者向提供要素者根据要素的市场价格或在可分配成果中的贡献来支付报酬,正是这种报酬体制确保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成为现实。

    然而,伴随着近40年来GDP的狂飙突进,一些与市场相关的分配机制的介入直接导致了社会分层秩序的变化和中产阶级的产生:

    第一,以市场价格来支付报酬,必然导致不同人群和同一人群中的不同个人收入差距的扩大,基尼系数的增长就是一个明证,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中产阶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第二,由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国家权力和市场这两种基本力量控制资源的能力开始发生转变,这导致了利益格局的调整和改变,并进而影响到中国中产阶级的构成发生变化。

    第三,与市场化推进有关的税收制度、住房改革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促进了中产阶级的成长,也为他们创造了生活想象的空间。

    消费成为中国中产阶级建构自我认同和寻求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

    体现生活方式改变的消费,则是这一群体建构自我认同或赢得社会认同的微观或心理机制。考虑到中国人在近40年中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本身就是市场的转型所赋予的,我们其实能够在中国中产阶级产生的宏观背景和微观机制之间找到某种确切的联系或交互作用。

    消费所以会成为中国中产阶级建构自我认同和寻求社会认同的主要途径,是由诸多历史、经济和社会的因素决定的。

    从历史的因素来看,自Middle Class一词进入中国以来,它就一直被译为“中产阶级”,它强调了这一阶级或阶层在财产占有及由此决定的消费上的“中等性”。

    从经济的因素来说,消费所以会成为中国中产阶级建构自我认同的主要途径,不仅因为这一阶级的经济地位既是由改革开放近40年来GDP的快速提升奠定的,同时也是由前述一系列的朝向市场的转型促进的。在GDP的连续增长和市场转型的过程中,城镇居民的收入不断增长。

    从社会的因素上说,党和国家对消费的倡导不仅导致了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进入快车道,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家的提倡和推动,加之进入1990年代后越来越强大的全球化浪潮,在中国人尤其是先富起来的权力和财富精英阶层以及人数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中,与消费主义相关联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开始形成,这对中产阶级的认同建构尤为重要。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杨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
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
北京“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北京“东四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公众参与项目”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浚县古城展新姿
浚县古城展新姿
冬韵西湖
冬韵西湖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119112208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