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古村玉蕊林赓续中原失传千年花香

2019-07-05 16:57   来源: 新华网

  被玉蕊林包围着的海南儋州中和镇七里村全貌。新华网发(陈钟鹏 摄)

  新华社海口7月5日电(记者 严钰景)又到玉蕊盛开的季节。每年5月到9月,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市中和镇七里村的村民每晚都能枕着花香入眠,独特的馨香已萦绕古村几百上千年。

  玉蕊是唐代中叶的盛世名花。“芳意将阑风又吹,白云离叶雪辞枝。”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至少有4首诗专门描写玉蕊,与他同时代的刘禹锡、元稹、张籍和李德裕等名重一时的文人士大夫亦多有吟咏,两宋以后在诗文中鲜见。

  “玉蕊是唐代贵族们才能欣赏到的罕见名花,仅在唐昌观、集贤苑及翰林院等宫苑内有栽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望秦表示,唐代中后期,唐玄宗李隆基之女唐昌公主栽培的玉蕊花与崇敬寺的牡丹、鹤林寺的杜鹃并称三大“国花”,而玉蕊最为稀有。

  海南儋州中和镇七里村的玉蕊林和飘落在河面的玉蕊花。新华网发(何文新 摄)

  “据文献考证,唐昌公主植树当在公元750年前后,这些玉蕊树大约在唐僖宗(公元880年前后)时枯死。”赵望秦说,玉蕊是一种长寿树种,唐代除长安有栽培外,江浙等地也有野生于山林溪谷中的,百姓不知其雅,不加珍惜。经过唐末和五代十国的战乱,长安的玉蕊树荡然无存,这一著名花木从此在中原失传。

  “玉蕊生禁林,地崇姿亦贵。”近日,在七里村这个海南岛上名不见经传的古村落里,记者得见玉蕊花芳姿,感受“日暮落英铺地雪,献花应过九天人”的盛唐气象。

  海南儋州中和镇七里村玉蕊林和飘落的玉蕊花。新华网发(何文新 摄)

  七里村坐落在北门江畔,建村已有1300年,村中有八坊五姓都是由中原迁徙至此。整个村子被板桥河环绕,玉蕊林则沿河生长,很大一部分就扎根在河床上,形成一道绿色屏障把村子包围其中,整个玉蕊林超过一万株,约有四百多亩,分布约有六公里长,最高的玉蕊树达15米之高。

  走在玉蕊林中,高大盘曲的玉蕊树姿态优雅,枝叶婆娑,树冠遮天蔽日,每一根树枝上都有一枝或多枝花序,长长的花序像藤条一样垂吊下来,像极了挂在树上的珠帘,整齐地长满了乒乓球大小的花苞和已经盛开的花朵。


挂满花蕾的玉蕊树。新华网发(陈钟鹏 摄)

  开花时,长长的花蕊突然从花苞中炸裂,探出虬曲的浅粉色花丝,弯弯曲曲的花丝逐渐延展伸直,一朵朵粉雕玉琢的琼蕊瑶花流苏般串串摇曳在风中,花香沁人,美不胜收。

  “玉蕊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及海南,数量很少。在海南常和红树植物混生在一起,因此称之为伴红树种,有很强的耐盐性。”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红树林生态与培育学家廖宝文介绍,作为续花树种,玉蕊在开花结果后还会在果序顶端再生长形成新的花序再开花,所以花期较长。


凋零的玉蕊花。新华网发(陈钟鹏 摄)

  “想一睹玉蕊真容,必须晚睡或者早起,凌晨三点正是满树浅粉淡白盛开的时候,上午九点后基本就凋谢完了,只能看到落英缤纷。”中和镇镇长何曼幸不止一次叮嘱记者,玉蕊是稀罕物,不牺牲点休息时间是无缘相见的。

  七里村村民何汉光的家紧挨着玉蕊林,几乎每天早上他都要拾捡一些掉落的玉蕊花和玉蕊果。“花果泡水用来洗衣服,整日身上都散发着清香,我们小时候母亲就是这样做的。”何汉光边捡边说,这是我们村的“村宝”,祖祖辈辈一直护下来的,这片林子台风吹不倒,洪水冲不走,能护村保田,大家都自觉保护这片玉蕊林。


凋零的玉蕊花。新华网发(陈钟鹏 摄)

  村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破坏砍伐玉蕊树不但要接受村委会罚款,还要在村民大会上道歉接受批评。“老人们都说,玉蕊是我们的祖先千百年前渡海来琼时种植的,如今繁衍成了森林,大家都心存敬畏,世世代代都没有人乱砍滥伐。”何汉光说。

  “玉蕊不仅是优良的园林景观树种,还有药用价值,根可泻火清热,果能止咳平喘。”廖宝文补充道,七里村这片野生的玉蕊林树龄可能有七八百年,面积之大全国唯一,作为海南首个淡水湿地森林,是岛内不可复制的“活标本”。


落英缤纷。新华网发(陈钟鹏 摄)

  目前,七里村正在紧锣密鼓地修造旅游公路和水上栈道,便于游客近距离观赏玉蕊花,村史馆、游客中心和其他旅游配套设施也在加紧建设中。

  “作为全市高标准重点打造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七里村玉蕊花将和东坡书院、东林堂、宁济庙、古城墙等景点一道形成乡村旅游观光带,吸引更多游客。”何曼幸说。


满地落英缤纷。新华网发(陈钟鹏 摄)

[责任编辑: 纪惊鸿 ]
010160000000000000000000011116601124715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