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9月25日电(胡诚)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教授毛宗强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4年时间的技术攻关,打破了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这样的成绩值得肯定、令人鼓舞。
9月19日—20日,毛宗强教授率领清华大学技术团队来到湖北省咸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地参观并了解了武汉喜玛拉雅公司在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生产方面的情况。该公司董事长郭桂华介绍,在清华大学技术团队的支持下,公司已完成燃料电池用催化剂、膜电极、模压双极板等材料的研发和工艺制备,并成功开发了三代燃料电池电堆模块,功率从1KW到100KW不等,实现了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部件的国产化。
武汉喜玛拉雅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创立于武汉光谷,2013年8月整体搬迁至咸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顺应国家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需要,2015年,该公司与清华大学签订技术成果转让合同并成立了清华喜玛拉雅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基地,双方开展了校企深度合作。
作为国际知名的氢能源专家,毛宗强教授表示,氢能源被认为是未来人类新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国家对此非常重视。早在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开发氢能、燃料电池等新一代能源技术。同时,在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加速退坡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燃料电池汽车补贴不变。但是,长期以来,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及关键部件被国外垄断,我国多年依赖进口。武汉喜玛拉雅公司经过近4年时间的技术攻关,基本解决了涉及氢燃料电池制造的一系列技术难题,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降低燃料电池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打下了坚实基础。比如,武汉喜玛拉雅成功实现国产化量产的燃料电池关键材料铂碳催化剂,经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实验室检测,主要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型产品,制造成本比国外进口的价格降低50%已上。
目前,武汉喜玛拉雅已经拥有燃料电池发动机领域多项工程技术创新及中国发明专利10余项,具备了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堆以及相关部件和关键材料的产业化能力。而由该公司与清华大学、中植集团联合研发的国内首台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氢燃料电池客车,行驶全过程零排放,百公里耗氢量仅5.2kg,单次加氢时间约5分钟,一次加氢的续航里程可达到500km。
(责任编辑:余凌云)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